[发明专利]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1672.7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4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黄耀立;贺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G09G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鞠骁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该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对内凹设计的触控显示面板进行驱动,在驱动时,向多个触控电极输入公共电压,使面积不同的触控电极中,面积大的触控电极输入的公共电压小于面积小的触控电极输入的公共电压,或者向多个触控电极输入相同的公共电压,并向多组像素电极输入数据电压,使触控显示面板与各像素电极相对应的区域显示同一灰阶的画面时,面积不同的触控电极中,面积大的触控电极所对应的像素电极输入的数据电压大于面积小的触控电极所对应的像素电极输入的数据电压,从而能够消除由于触控显示面板采用内凹设计使得各触控电极面积存在差异导致的显示色差。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驱动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提供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公共电极层(10);所述公共电极层(10)包括第一子电极层(11)、设于第一子电极层(11)一端的第二子电极层(12)、设于第二子电极层(12)远离第一子电极层(11)一端且相互间隔的两个第三子电极层(13);所述第二子电极层(12)与两个第三子电极层(13)围成一凹槽(15);所述第一子电极层(11)、第二子电极层(12)及两个第三子电极层(13)均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101),多个触控电极(101)的列方向与第一子电极层(11)和第二子电极层(12)的排列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子电极层(11)中的多个触控电极(101)的面积相同;所述第二子电极层(12)最靠近凹槽(15)的一行触控电极(101)中与凹槽(15)相对的触控电极(101)的面积小于第一子电极层(11)中触控电极(101)的面积;所述第三子电极层(13)中最靠近凹槽(15)的一列触控电极(101)的面积小于第一子电极层(11)中触控电极(101)的面积;步骤S2、向多个触控电极(101)输入公共电压,使面积相同的触控电极(101)输入的公共电压相同,面积不同的触控电极(101)中,面积大的触控电极(101)输入的公共电压小于面积小的触控电极(101)输入的公共电压,对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进行驱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2167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