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塑膜自动成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9332.9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9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芦理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茜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6D1/08;B26D7/06;B26D7/26;B29C43/02;B29C43/36;B29C43/34;H01M2/02;B29L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塑膜自动成型机,包括下机架、上机架、第一底板、移动板、放卷架、气涨轴、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座、浮辊、第一安装板、纠偏传感器、纠偏执行机构、纠偏调节机构、成型机构、下料机构、电箱和操作面板,所述下机架上端设置有上机架,所述下机架上端一侧安装有第一底板,通过上伺服机构和下伺服机构的驱动,驱动与之连接的上活动板下行,从而使与上活动板连接的成型模压板压紧铝塑膜,同时,下活动板上行,从而使在下活动板上的顶杆上行顶起成型凸模进凹模,使铝塑膜按工艺成型,相比于传统的气液增压驱动方式,本发明实现了伺服驱动,使得成型机循环周期速度明显提升,有效的加快了工作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铝塑膜 下机架 底板 自动成型机 上活动板 伺服机构 上端 上机架 上行 纠偏执行机构 成型模压板 纠偏传感器 直线轴承座 驱动 操作面板 成型机构 成型凸模 工作效率 气液增压 驱动方式 伺服驱动 下活动板 下料机构 循环周期 直线轴承 安装板 成型机 传统的 放卷架 活动板 气涨轴 移动板 纠偏 凹模 电箱 顶杆 浮辊 压紧 下行 成型 | ||
【主权项】:
1.一种铝塑膜自动成型机,包括下机架(1)、上机架(2)、第一底板(3)、第一滑轨(4)、移动板(5)、放卷架(6)、气涨轴(7)、穿料槽(8)、过辊座(9)、过辊(10)、长槽(11)、浮辊导杆(12)、浮辊支板(13)、直线轴承(14)、直线轴承座(15)、浮辊(16)、第一安装板(17)、纠偏传感器(18)、纠偏执行机构(19)、纠偏调节机构(25)、成型机构(34)、下料机构(44)、电箱(77)和操作面板(78),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架(1)上端设置有上机架(2),所述下机架(1)上端一侧安装有第一底板(3),所述第一底板(3)上端安装有第一滑轨(4),所述第一滑轨(4)上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板(5),所述移动板(5)上端一侧安装有放卷架(6),所述放卷架(6)上部一侧端转动连接有气涨轴(7),所述移动板(5)上端一侧开设有穿料槽(8),所述穿料槽(8)上端两侧均通过过辊座(9)转动连接有过辊(10),所述第一底板(3)上端相对于穿料槽(8)下侧开设有长槽(11),所述移动板(5)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浮辊导杆(12),且浮辊导杆(12)位于长槽(11)内,所述浮辊导杆(12)下端设置有浮辊支板(13),所述浮辊导杆(12)上端一侧套接有直线轴承(14),所述直线轴承(14)外端套接有直线轴承座(15),所述直线轴承座(15)一侧端转动连接有浮辊(16),所述浮辊支板(13)上端一侧相对于浮辊导杆(12)外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7),所述第一安装板(17)上端设置有纠偏传感器(18),所述第一底板(3)上端相对于移动板(5)一侧设置有纠偏执行机构(19),所述纠偏执行机构(19)包括纠偏电机座(20)、纠偏电机(21)、纠偏滚珠丝杆(22)、纠偏滚珠丝杆座(23)和纠偏连接板(24),所述纠偏电机座(20)一端安装有纠偏电机(21),所述纠偏电机(21)输出端设置有纠偏滚珠丝杆(22),所述纠偏滚珠丝杆(22)上端套接有纠偏滚珠丝杆座(23),所述纠偏滚珠丝杆座(23)下端一侧通过纠偏连接板(24)与移动板(5)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板(3)上端相对于移动板(5)另一侧设置有纠偏调节机构(25),所述纠偏调节机构(25)包括滑块(26)、第一螺杆支座(27)、第一调节螺杆(28)、第二螺杆支座(29)、浮动接头(30)、第二安装板(31)、船型开关(32)和感应片(33),所述滑块(26)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4)上端,所述滑块(26)上端通过第一螺杆支座(27)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杆(28),所述第一底板(3)上端设置有第二螺杆支座(29),所述第一调节螺杆(28)一端与第二螺杆支座(29)通过浮动接头(30)连接,所述第二螺杆支座(29)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板(31),所述第二安装板(31)上端设置有船型开关(32),所述船型开关(32)一端设置有感应片(33),所述纠偏调节机构(25)一侧设置有成型机构(34),所述成型机构(34)包括模架下底板(35)、上导柱(36)、模架上底板(37)、上伺服机构(38)、上活动板(39)、下导柱(40)、下支板(41)、下伺服机构(42)和下活动板(43),所述模架下底板(35)下端与下机架(1)上端连接,所述模架下底板(35)上端四角均设置有上导柱(36),所述上导柱(36)上端设置有模架上底板(37),所述模架上底板(37)上端中部安装有上伺服机构(38),所述上伺服机构(38)下端相对于上导柱(36)套接有上活动板(39),所述模架下底板(35)下端设置有下导柱(40),所述下导柱(40)下端设置有下支板(41),所述下支板(41)下端设置有下伺服机构(42),所述下伺服机构(42)上端相对于下导柱(40)套接有下活动板(43),所述成型机构(34)一侧设置有下料机构(44),所述下料机构(44)包括第二底板(45)、支撑平台座(46)、支撑台板(47)、下料槽(48)、第二滑轨(49)、压料滑轨(50)、分割刀座(51)、压料气缸(52)、压料板(53)、分割刀支杆(54)、分割刀(55)、调节板(56)、第二调节螺杆(57)、刀微调座底板(58)、切刀导柱(59)、切刀气缸座(60)、切刀气缸(61)、切刀座(62)、切刀(621)、刀微调座(63)、支杆(64)、整形轮(65)、激光座(66)、激光传感器(67)、拉料底板(68)、手指座(69)、手指气缸(70)和平移机构(71),所述第二底板(45)上端靠近边缘一侧设置有支撑平台座(46),所述支撑平台座(46)上端设置有支撑台板(47),所述第二底板(45)上端一侧开设有下料槽(48),所述下料槽(48)上端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滑轨(49),所述第二滑轨(49)上端一侧滑动连接有压料滑轨(50),所述压料滑轨(50)上端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分割刀座(51),所述分割刀座(51)上部一侧设置有压料气缸(52),所述压料气缸(52)下端设置有压料板(53),所述分割刀座(51)上端设置有分割刀支杆(54),所述分割刀支杆(54)上端套接有分割刀(55),所述分割刀座(51)下端一侧设置有调节板(56),所述调节板(56)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调节螺杆(57),所述第二滑轨(49)上端一侧滑动连接有刀微调座底板(58),所述刀微调座底板(58)上下端两侧均设置有切刀导柱(59),所述切刀导柱(59)上端设置有切刀气缸座(60),所述切刀气缸座(60)上端中部安装有切刀气缸(61),所述切刀气缸(61)下端相对于切刀导柱(59)套接有切刀座(62),所述切刀座(62)下端设置有切刀(621),所述刀微调座底板(58)上端相对于切刀座(62)一侧设置有刀微调座(63),所述刀微调座(63)上端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杆(64),所述支杆(64)上端两侧均套接有整形轮(65),所述刀微调座底板(58)上端一侧设置有激光座(66),所述激光座(66)上端安装有激光传感器(67),所述第二滑轨(49)上端一侧滑动连接有拉料底板(68),所述拉料底板(68)上端设置有手指座(69),所述手指座(69)一端安装有手指气缸(70),所述拉料底板(68)和刀微调座底板(58)一侧均设置有平移机构(71),所述平移机构(71)包括伺服电机(72)、下料滚珠丝杆(73)、下料滚珠丝杆座(74)、平移连接板(75)和滚珠螺母(76),所述伺服电机(72)输出端设置有下料滚珠丝杆(73),所述下料滚珠丝杆(73)两端均通过下料滚珠丝杆座(74)与第二底板(45)连接,所述下料滚珠丝杆(73)上端通过平移连接板(75)与拉料底板(68)和刀微调座底板(58)分别连接,且下料滚珠丝杆(73)与拉料底板(68)和刀微调座底板(58)连接端嵌设有滚珠螺母(76),所述下机架(1)内部一侧设置有电箱(77),所述上机架(2)一端中部设置有操作面板(78),所述电箱(77)与纠偏传感器(18)、纠偏执行机构(19)、成型机构(34)、下料机构(44)和操作面板(78)均电性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茜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茜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2933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