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壳层环氧树脂微胶囊自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2869.9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2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王可汗;柳东明;陶善仁;任柯柯;宋佳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0/12 | 分类号: | C04B20/12;B01J13/14;C04B24/28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243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微胶囊自修复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涉及一种双壳层环氧树脂微胶囊自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微胶囊自修复材料采用环氧树脂为修复剂芯材,首先以原位聚合法制备三聚氰胺‑脲素‑甲醛树脂为内层壁材的单壳层微胶囊自修复材料,再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以无机SiO2聚合物为外层壁材的双壳层微胶囊自修复材料;本发明采用氧化石墨烯作为环氧树脂乳化剂,同传统乳化剂相比,具有无毒环保的特性;本发明利用无机SiO2聚合物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良的耐酸碱性能,以其作为外层壁材,提高微胶囊自修复材料和水泥混凝土材料的相容性,使其更好的在水泥混凝土材料中发挥自修复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壳层 环氧树脂 微胶囊 修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双壳层环氧树脂微胶囊自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过程包括单壳层环氧树脂微胶囊自修复材料的制备和双壳层微胶囊自修复材料制备两个阶段,其中单壳层微胶囊自修复材料制备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乳化剂与环氧树脂及稀释剂混合,逐滴加入去离子水,在2000~4000r/min乳化剪切搅拌作用下,得到均匀稳定的环氧树脂乳液,通过酸性调节剂调节乳液pH值为3‑4;(2)将三聚氰胺、脲素、甲醛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获得低分子量水溶性预聚体溶液,得到水溶液预聚体溶液,通过碱性调节剂将混合液的pH值调至9‑10;(3)将低分子量水溶性预聚体溶液,缓慢滴加到上述环氧树脂乳液中,搅拌1‑2小时后,缓慢滴加酸性调节剂,将混合溶液的pH调至2‑3,继续搅拌2h,得到微胶囊相变材料悬浮液,将此悬浮液洗涤、过滤、干燥后,得到三聚氰胺‑脲素‑甲醛树脂为壁材的单壳层环氧树脂微胶囊自修复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4286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