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棉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5549.9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3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潮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市万昌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412500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棉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处理及混合;步骤二,清棉工序;步骤三,梳棉工序;步骤四,并条工序;步骤五,粗纱工序;步骤六,细纱工序;步骤七,成纱;本发明采用的是嵌入式复合纺纱,可以改善木棉混纺纱线的质量,本发明的预处理技术可以改善木棉纤维的可纺性,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毛油剂使木棉纤维润滑,温水使木棉纤维韧性和强度增加,使木棉纤维易于棉纤维抱合;同时本发明的清棉和梳棉工序,用以去除短绒,减少纤维损伤,并条工序防治短绒聚集,粗纱工序防止发生冒纱、脱圈而影响细纱生产效率和质量,细纱工序有效改善成纱结构。 | ||
搜索关键词: | 木棉纤维 混纺纱线 木棉 并条工序 粗纱工序 梳棉工序 细纱工序 短绒 生产工艺 预处理 嵌入式复合纺纱 预处理技术 成纱结构 和毛油剂 强度增加 清棉工序 细纱生产 纤维损伤 可纺性 棉纤维 温水 抱合 成纱 清棉 脱圈 去除 防治 保证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木棉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处理及混合:将和毛油剂、抗静电剂和温水按照体积比0.8~1.2:1.5~2.5:6~8的调配成预处理液,将预处理液均匀喷洒木棉纤维上,然后将木棉纤维打包成木棉纤维包,木棉纤维包置于压力室内养护18h以上,养护好的木棉纤维包与棉纤维、长绒棉纤维放入抓棉机内混合成混合纤维,混合纤维再输送至打包机重新打包,完成一次混合,然后将打包的混合纤维再次经过抓棉机进行抓棉后,再输送至打卷机,完成二次混合,获得混合纤维卷;步骤二,清棉工序:所述二次混合后的混合纤维卷采用抓棉机进行抓棉,抓棉机的打手速度为800~1200r/min,然后采用梳针打手,打手转速300~600r/min,给棉罗拉转速50~80r/min,以多松少打为主,完成清棉工序;步骤三,梳棉工序:采用梳棉机,所述梳棉机的工艺为:生条定量16~18.5g/5m,锡林速度300~400r/min,刺辊速度600~800r/min,道夫速度18~22r/min;步骤四,并条工序:采用并条机,所述并条机工艺为:采用两道并条,头并和二并,头并的棉条定量为18~20g/5m,6根棉条并合,总牵伸7.7倍,后区牵伸1.6倍,罗拉间距为6mm×6mm×11mm,二并的棉条定量与头并的棉条定量相同,二并为6根棉条并合,总牵伸8.0倍,后区牵伸1.6倍,罗拉间距为7mm×7mm×12mm,头并和二并的速度都为260m/min;步骤五,粗纱工序:采用粗纱机,所述粗纱机工艺为:粗纱定量为5~8g/10m,牵伸形式为三上三下双短皮牵伸,后区牵伸1.2~1.5倍,粗纱捻系数130~135,前罗拉转速125~140r/min,罗拉隔距23mm×40mm;步骤六,细纱工序:细纱机工艺为细纱线密度25tex,罗拉隔距17.5mm×37mm,前罗拉转速180~200r/min,后区牵伸1.5~2倍,细纱捻系数430,钳口隔距1.5mm;步骤七,成纱:采用自动络筒机,所述自动络筒机的纱线卷绕速度控制在500~800m/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市万昌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市万昌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4554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并列复合纱线及其面料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精梳棉纱线及其纺纱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