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虾生态共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1171.3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6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秦如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如意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22/00;A01G13/00;A01C21/00;A01K61/59;A23K50/80;A23K10/30;A23K10/37;A23K10/20;A23K10/22;A23K1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5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虾生态共养方法,本发明在稻田四周建立田埂,增加稻田内的含水量,便于龙虾生长,水生植物的种植为小龙虾提供了栖息和隐蔽场所,为小龙虾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在小龙虾捕捞后,小龙虾新陈代谢产物为水稻生产增加有机肥,可为水稻生长提供丰富的有机肥料,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相互促进生长,同时有效利用了稻田的空间,水质保持方面,土壤中及饲料中含有的有机成分,分解成氨,使水体中氨氮含量增高,水质容易富营养化,通过定期向水中施洒多菌生物剂,生物剂中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和放线菌生物代谢,可使水中氨氮固定和转化,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同时减少水中氨氮含量,本发明养殖的小龙虾生长快、规格整齐,且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产,一田两用,大大提高了收益。 | ||
搜索关键词: | 小龙虾 稻田 水稻生长 水中氨氮 生物剂 种稻 水生植物 有机肥料 新陈代谢产物 促进生长 富营养化 光合细菌 生长环境 生物代谢 水稻生产 水稻种植 水质保持 硝化细菌 芽孢杆菌 影响水稻 生长 放线菌 有机肥 氨氮 龙虾 水中 田埂 增高 水体 捕捞 生态 栖息 隐蔽 整齐 分解 水质 化肥 农药 饲料 收益 土壤 养殖 种植 转化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稻虾生态共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改造与建设:选择养殖小龙虾的稻田,对稻田的田埂进行加高加固,使田埂的高度高出稻田平面1.2‑1.5m,埂宽为1.5‑2m,坡比为1:2.5‑3,沿稻田田埂内1m处开挖环形养殖沟,沟宽为1.8‑2m,深度为1.5‑1.6m,环形养殖沟内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设有防逃设施;在稻田四周田埂上用高度60cm的钙塑板或石棉瓦围栏,下端埋入土中20cm;(2)稻田消毒:向稻田、养殖沟内施撒生石灰进行消毒,每亩施撒量为10‑15kg,同时进行翻耕暴晒,静置;(3)种植水草:在养殖沟中种植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覆盖率20‑30%,田埂内侧四周种植水花生;养殖沟中注水,加水40‑50cm深,然后随着伊乐藻长高直到水位加至高于田面10‑20cm;(4)虾苗投放:在3‑5月份,在养殖沟中投放虾苗,投放规格5‑6g/只,眉目投放20‑30kg;(5)饲养管理:a养殖前期:进入9月以后,降低水位,喂食以精饲料和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粗饲料;从10月底至次年2月份,养殖沟中追施氨基酸肥和有益微生物制剂培肥;b养殖中期:次年3‑4月份,喂食以精饲料为主,粗饲料为辅,每天早晚投喂两次,早上投喂量占全天的30%,傍晚投喂量占全天的70%;5月份开始调整以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每天早晚投喂两次;c养殖后期:次年6‑8月份,降低水位,露出田面,捕捞小龙虾,同时选取抗倒伏、抗病虫害和产量高的优质水稻品种进行种植,种植密度为3000‑4000株每亩,按常规方法管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如意,未经秦如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5117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北方地区富硒小麦高产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富锗水稻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