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相干快跳频系统的素数码族联合交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59750.2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9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卢继华;倪宣浩;王帅;赵悦;宋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B1/7097;H04B1/71;H04B1/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正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毛燕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相干快跳频系统的素数码族联合交织方法,属于扩频通信及通信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发送数据进行信源编码、信源交织、调制、信道编码、信道交织、直扩以及跳频送入信道;接收端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跳频、解扩、解信道交织、信道解码、解调、信源解交织以及信源解码;其中,信源交织、信源解码根据交织参数控制单元输出的素数参数1生成的素数码族序列作为交织地址对输入符号分别进行交织和解交织;信道交织以及信道解交织根据交织参数控制单元输出的素数参数2生成的素数码族序列作为交织地址对输入符号分别进行交织和解交织。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较强的信号传输抗截获能力和信息隐蔽性,且实现灵活、使用适应性广泛以及贴近用户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相干 快跳频 系统 素数 联合 交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相干快跳频系统的素数码族联合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依托的相干快跳频系统包括交织参数控制单元、发送信号处理模块和接收信号处理模块;发送信号处理模块位于发送端,由信源编码单元、信源交织单元、调制单元、信道编码单元、信道交织单元、直扩单元以及跳频单元组成;接收信号处理模块位于接收端,由解跳频单元、解扩单元、信道解交织单元、信道解码单元、解调单元、信源解交织单元以及信源解码单元组成;相干快跳频系统各模块的连接关系如下:交织参数控制单元分别与发送信号处理模块和接收信号处理模块相连,具体为:交织参数控制单元将参数p1分别与发送信号处理模块中的信源交织单元和接收信号处理模块中的信源解交织单元相连;交织参数控制单元将参数p2分别与发送信号处理模块中的信道交织单元和接收信号处理模块中的信道解交织单元相连;发送信号处理模块中的信源编码单元与信源交织单元相连,信源交织单元与调制单元相连,调制单元与信道编码单元相连,信道编码单元与信道交织单元相连,信道交织单元与直扩单元相连,直扩单元与跳频单元相连;接收信号处理模块中的解跳频单元与解扩单元相连,解扩单元与信道解交织单元相连,信道解交织单元与信道解码单元,信道解码单元与解调单元相连,解调单元与信源解交织单元相连,信源解交织单元与信源解码单元相连。相干快跳频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如下:交织参数控制单元的功能是根据信源信宿要求以及收发端信噪比需求,输出素数参数1和素数参数2;其中,素数参数1及素数参数2均为素数码以及素数平方码的素数值;送给信源交织单元以及信源解交织单元的素数参数1,记为p1;送给信道交织单元以及信道解交织单元的素数参数2,记为p2;信源交织单元以及信源解交织单元依据素数参数1生成发送端信源交织解接收端信源解交织的地址;信道交织单元以及信道解交织单元依据素数参数2生成发送端信道交织解接收端信道解交织的地址;信源编码单元的功能是对发送端的发送数据进行信源编码;信源交织单元的功能是对发送端信源编码后的符号进行基于交织参数控制单元输出的素数参数1的信源符号交织;调制单元的功能是对发送端信源交织后的符号进行调制;信道编码单元的功能是对发送端经调制单元输出的符号进行信道编码;信道交织单元的功能是对发送端经信道编码单元输出的符号进行基于交织参数控制单元输出的素数参数2的交织;直扩单元的功能是对发送端经信道交织单元输出的符号进行直接序列扩频;跳频单元的功能是对发送端经直扩单元输出的符号进行跳频;解跳频单元的功能是对发送端跳频单元输出至信道,再经接收端接收的符号进行解跳频;解扩单元的功能是对接收端解跳频单元输出的符号进行解直接序列扩频操作;信道解交织单元的功能是对接收端经解扩单元输出的符号进行基于交织参数控制单元输出的素数参数2的解交织操作;信道解码单元的功能是对接收端经信道解交织单元输出的符号进行信道解码;解调单元的功能是对接收端信到解码后的符号进行解调;信源解交织单元的功能是对接收端解调输出的解调符号基于交织参数控制单元输出的素数参数1进行解交织;信源解码单元的功能是对接收端信源解交织单元输出的数据进行信源解码。一种用于相干快跳频系统的联合交织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一、信源编码单元对相干快跳频系统待的发送数据进行信源编码,输出信源编码后的符号;其中,信源编码单元位于发送端的发送信号处理模块中;步骤二、将步骤一输出的信源编码后的符号送至信源交织单元进行交织,得到信源交织后的符号,具体为:步骤2.1信源交织单元根据交织参数控制单元输出的素数参数1生成素数码族序列1;步骤2.2信源交织单元将素数码族序列1作为交织地址对步骤一输出的信源编码后的符号进行交织,输出信源交织后的符号;步骤三、调制单元对步骤二输出的信源交织后的符号进行调制,输出调制后符号;步骤四、信道编码单元对步骤三输出的调制后符号进行信道编码,输出信道编码后符号;步骤五、信道交织单元对步骤四信道编码单元输出的信道编码后符号进行信道交织,输出信道交织后符号,具体为:步骤5.1信道交织单元根据交织参数控制单元输出的素数参数2生成素数码族序列2;步骤5.2信道交织单元将素数码族序列2作为交织地址对步骤四输出的信道编码后符号进行交织,输出信道交织后符号;步骤六、直扩单元对步骤五输出的信道交织后符号进行直接序列扩频,输出直扩后符号;其中,直扩单元将步骤五输出的信道交织后符号与本地产生的伪随机码进行相与运算完成直接序列扩频操作,输出直扩后符号;其中,伪随机码,即Pseudo‑Noise码,简称PN码;步骤七、跳频单元对步骤六输出的直扩后符号的载频进行跳频,输出跳频后符号;其中,跳频采取符号内跳频、符号间跳频以及混合跳频三种模式中的一种;其中,混合跳频是指符号内跳频和符号间跳频间隔出现的跳频;步骤八、经步骤八输出的跳频后符号经过信道进行传输至接收端;步骤九、接收端接收信道传输来的符号,并经解跳频单元对接收到的符号进行解跳频,输出解跳频符号;其中,解跳频模式与步骤七采用的跳频模式相同;步骤十、接收端解扩单元对步骤九输出的解跳频符号进行解直接序列扩频操作,输出解直扩后符号;其中,解扩单元将步骤九输出的解跳频符号与本地产生的伪随机码进行相与运算完成解直接序列扩频操作,输出解直扩后符号;其中,本地产生的伪随机码与步骤六中产生的本地伪随机码相同;步骤十一、接收端的信道解交织单元对步骤十输出的解直扩后符号进行解信道解交织,输出信道解交织后符号,具体为:步骤11.1信道解交织单元根据交织参数控制单元输出的素数参数2生成素数码族序列2;步骤11.2信道解交织单元将素数码族序列2作为交织地址对步骤十输出的解直扩后符号进行解交织,输出信道解交织后符号;步骤十二、接收端信道解码单元对步骤十一输出的信道解交织后符号进行解信道解码,输出信道解码后符号;步骤十三、解调单元对步骤十二输出的信道解码后符号进行解调,输出解调后符号;步骤十四、信源解交织单元对步骤十三输出的解调后符号基于交织参数控制单元输出的素数参数1进行解交织,输出信源解交织后符号,具体为:步骤14.1信源解交织单元根据交织参数控制单元输出的素数参数1生成素数码族序列1;步骤14.2信源解交织单元将素数码族序列1作为交织地址对步骤十三输出的解调后符号进行解交织,输出信源解交织后符号;步骤十五、信源解码单元对步骤十四输出的信源解交织后符号进行信源解码,输出接收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5975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