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管内壁吹扫自动顶紧密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1313.4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6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安;罗海潮;朱正斌;刘好奇;沈学强;张德志;常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32 | 分类号: | B08B9/032;B08B13/00;F16J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47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轧管内壁吹扫自动顶紧密封装置,它包括顶紧套,所述顶紧套为两端均开口的圆筒结构,在顶紧套的前端内壁上设有锥形的凸起,在顶紧套的后端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在所述顶紧套内安装有吹气套,所述吹气套位于顶紧套的中部,所述吹气套是由活塞套和连接套构成,所述活塞套为一端开口的圆筒形状,活塞套的开口端朝向顶紧套的后端,所述连接套的内腔与活塞套的内腔连通,所述连接套的前端设于顶紧套的前端内侧,所述活塞套和连接套为一体成型。本发明利用气流的推动作用,使得吹气套能够受力自动向前抵紧,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效果,同时工作可靠性较好,不需人工监测,大大的降低了维修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顶紧套 活塞套 吹气套 连接套 内壁吹扫 轧管 工作可靠性 后端内壁 环形凹槽 密封效果 内腔连通 前端内壁 人工监测 维修成本 一端开口 一体成型 圆筒结构 圆筒形状 开口端 抵紧 内腔 受力 凸起 开口 | ||
【主权项】:
1.轧管内壁吹扫自动顶紧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紧套(1),所述顶紧套(1)为两端均开口的圆筒结构,在顶紧套(1)的前端内壁上设有锥形的凸起(2),在顶紧套(1)的后端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3);在所述顶紧套(1)内安装有吹气套(4),所述吹气套(4)位于顶紧套(1)的中部,所述吹气套(4)是由活塞套(41)和连接套(42)构成,所述活塞套(41)为一端开口的圆筒形状,活塞套(41)的开口端朝向顶紧套(1)的后端,所述连接套(42)的内腔与活塞套(41)的内腔连通,所述连接套(42)的前端设于顶紧套(1)的前端内侧,所述活塞套(41)和连接套(42)为一体成型;在所述活塞套(41)的内壁上连接有进气主体(5),所述进气主体(5)的前端通过密封组件与活塞套(41)内壁连接并形成气密封,在进气主体(5)的前部设有环形的第三进气道(6),所述第三进气道(6)横向布设,第三进气道(6)的前端与活塞套(41)内腔连通,第三进气道(6)的后端与活塞套(41)内的第二进气道(7)连通,所述第二进气道(7)设于进气主体(5)的中部并竖向设置,第二进气道(7)的后端还与第一进气道(8)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道(8)设于进气主体(5)的后部并横向布设,第一进气道(8)的进气口设于进气主体(5)后端的端面上;在所述连接套(42)内还安装有导套(9),所述导套(9)的一端穿过连接套(42)后与进气主体(5)螺纹连接,在导套(9)的后端设有通气孔(10),导套(9)的内腔通过所述通气孔(10)与活塞套(41)的内腔连通,所述导套(9)的前端伸出连接套(42)外,在导套(9)的前端端头上设有用于固定铜管的定位凸台(11);在所述连接套(42)的外侧还套有橡胶套(12),所述橡胶套(12)为前小后大的锥形结构,橡胶套(12)的前端与连接套(42)平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6131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清移液管自动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调管路导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