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荧光氮点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90999.X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7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攻科;霍志铭;肖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9K11/65;B82Y20/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卢娟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荧光氮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开创了一种新型的聚合物剥离法,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快捷制备出不同表面基团的富氮碳量子点,首先合成同时具有缺电子碳碳双键及叠氮基的杂环叠氮化合物前驱体,再通过热聚合将对应的杂环叠氮化合物制备成微米级别的具有高活性的聚合物型纳米前体,最后通过不同亲核试剂对该聚合物型纳米前体进行亲核反应,将该前体剥离成纳米级别具有对应表面基团的可调荧光氮点。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简便、易操控性强,重现性好;所制备的可调荧光氮点性能优异,表面基团简单可调,具有量子产率高,光稳定性强,生物兼容性好的特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荧光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可调荧光氮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前驱体杂环叠氮化合物;S2:将步骤S1制得的杂环叠氮化合物溶解于非质子溶剂中,加热反应,然后真空抽滤及烘干,得到聚合物型纳米前体;S3:将步骤S2制得的聚合物型纳米前体分散于非质子溶剂中,添加与目标表面基团对应的亲核试剂进行加热反应;反应完毕后离心,收集上清液,旋转蒸发有机相得固态残留物,将所述固态残留物重新溶于水得到滤液,将滤液通过冷冻干燥得到与具有目标表面基团的可调荧光氮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9099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