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合金微型零件的近净制造方法及微型超声电机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2185.3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1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坤兰;王维;樊浩田;王杰;杨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敬川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微型零件及其制造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钛合金微型零件的近净制造方法及微型超声电机转子,旨在解决现有的多物理场活化烧结技术所制备出来的微型零件的致密度不高且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该钛合金微型零件的近净制造方法通过选取粒度为0.5~10μm的钛合金粉末作为第一配料,选取粒度为50~70μm的钛合金粉末作为第二配料,并将第一配料和第二配料按5~6:1~2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配料,一方面能够使得较粗的第二配料混合入较细的第一配料中后降低混合配料整体的电阻,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混合配料填充的均匀性,并保证粉末间排列足够紧密,达到加速传质过程的效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使得最终制得的零件致密度更高。 | ||
搜索关键词: | 钛合金 微型 零件 制造 方法 超声 电机 转子 | ||
【主权项】:
1.钛合金微型零件的近净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配料混粉步骤,先选取粒度不同的两种钛合金粉末分别作为第一配料和第二配料,所述第一配料的粒度为0.5~10μm,所述第二配料的粒度为50~70μm;然后,将第一配料和第二配料按5~6:1~2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配料;计算并称粉步骤,根据待制造的零件的体积、钛合金的密度及预计粉末损耗量计算出烧结单个零件所需混合配料的质量,并称取备用;粉末装模步骤,将称取的混合配料装填在用于成型零件的模具中;烧结步骤,在真空度小于0.01Pa,同时在模具两端施以75~100MPa的作用力的条件下,对装有混合配料的模具通交流电以20~50℃/S的升温速度将模具从室温加热至950~1100℃,保温4~10min使混合配料在模具中成型,保温后以50~60℃/S的降温速度使模具降至室温;取样步骤,将成型的零件从模具中取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0218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