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地震反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3194.4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7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扬州;邢涛;李国法;朱广辉;许开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探创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40 | 分类号: | G01V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球物理勘探中地震反演方法,获取地震工区内的测井数据,对每个地震层相应点的力和力矩数据进行采集和编辑;将每层地震数据进行层层解释,并将解释结果数据网格化,获得基于深度的地质框架模型;根据确定的地质框架模型,确定测井曲线,并对测井曲线的分形参数体进行分形随机插值,获得初始测井曲线;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实际测井曲线,并根据比较结果,对初始测井曲线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曲线确定地震反演模型。本发明通过获取地震工区内的测井数据,对每个地震层相应点的力和力矩数据进行采集和编辑,引入力、力矩各个参量,结合具体的土质环境建立勘探模型,并通过对最终值的修正,确定最终的反演模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球物理 勘探 中的 地震 反演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地球物理勘探中地震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获取地震工区内的测井数据,对每个地震层相应点的力和力矩数据进行采集和编辑;步骤b,将每层地震数据进行层层解释,并将解释结果数据网格化,获得基于深度的地质框架模型;步骤c,根据确定的地质框架模型,确定测井曲线,并对测井曲线的分形参数体进行分形随机插值,获得初始测井曲线;步骤d,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实际测井曲线,并根据比较结果,对初始测井曲线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曲线确定地震反演模型;在上述步骤a中,每个地震层的若干采样点按照下述模型建立:其中一采样点建立模型为:其中,为该地震层采样点的检测力和力矩零偏值,为采样点处自身的重力和重力矩,和为采样点处所受到的外力和外力矩,其中,力矩为采样点相对于地震层空洞的中心线的力矩;设该地震层空洞的中心坐标系原点到采样点质心的矢量为则式(1)在基于地震层空洞的中心的测量坐标系中的详细表达式为:其中,为从世界坐标系到地震层空洞的中心坐标系的转换矩阵,由字节初始位置决定,xc,yc,zc;当采样点位于该地震层空洞的上表层时:检测力与外力存在关系:F1表示上表层位置时的力检测值,mload表示地质自身的实时重力,如沙砾、沙土自身重量,fext外力,F0x,F0y,F0z表示该位置各个方向上的合力,T0x,T0y,T0z表示该位置各个方向上的合力矩,xc,yc,zc表示该位置处的坐标,能够唯一确定采样点的位置;当采样点位于该地震层空洞的下表层时:检测力与外力存在关系:当采样点位于该地震层空洞的中间层时:检测力与外力存在关系:通过采集运动过程力检测测量数据,可同步得到要辨识的力检测零偏和自身负载重量参数:通过上述公式(8)最终确定xc,yc,zc位置处的坐标,能够唯一确定采样点所受力、力矩及对应采样点的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探创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探创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0319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