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4329.9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8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瑞;陈迪文;敖俊华;周文灵;沈大春;黄莹;王庆;江永;李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C05G1/00;C05G3/04;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址:选取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T853‑2004的土壤区域;(2)整地:深翻整地,并配施EM肥料作为基肥;(3)茶苗栽植:单行种植行丛距为1.5m×0.3m,双行种植以大行距1.5米,小行距和丛距均为0.3米;(4)栽后管理、包括浇水管理、间作除草、修剪、施肥、适时间苗补栽;(5)维护防虫、茶虫滋生季节在茶园里放养家禽鸡,本发明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遵循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及生态平衡规律,改进施肥技术和化肥工艺,开发出肥料新品种,研制高效长效化肥,并合理施肥,不仅可以大大的提高茶叶的产量,而且茶叶品质好,适合大面积的种植。 | ||
搜索关键词: | 茶园 生态种植 整地 农业行业标准 茶叶品质 长效化肥 单行种植 合理施肥 施肥技术 双行种植 土壤区域 养分循环 小行距 除草 防虫 茶苗 基肥 间苗 行距 修剪 生态平衡 间作 生态系统 放养 家禽 浇水 施肥 选址 栽植 肥料 茶叶 新品种 化肥 管理 种植 改进 维护 开发 | ||
【主权项】:
1.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选址:a)茶叶种植地的空气、灌溉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T853‑2004;b)选择坡度在45度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坡地;c)茶园周边及上风口或河流上游没有污染源,远离城市、工厂、居民区,空气质量达标;二、整地:种植前在10月‑11月期间深翻整地,并配施EM菌肥作为基肥,在每条种植通道内侧挖条储水沟,储水沟宽30~40cm×深20~30cm;三、茶苗栽植:秋栽在霜降前后,春栽在惊蛰至春分之间,单行种植行丛距为1.5m×0.3m×0.15m×2株,双行种植以大行距1.5米,小行距和丛距均为0.3米,1.5m×0.3m×0.3m×0.15m×2株;四、栽后管理:a)浇水管理:每亩安装3~4个喷灌设备,旱时需及时浇水,栽后两个月内和伏天遇高温干旱,应及时浇水,遇阴雨天应及时排水;b)间作除草:发生杂草时要浅锄除草,切忌不要伤及茶苗根部,新苗刚种的茶园,每年除两次草,即三月份或四月份一次,九月份一次,成熟茶园每年摘叶前除草一次,每年的八月份或九月份清储水沟污泥一次;c)修剪:茶苗在立秋前长到25cm以上时,进行定型修剪,剪去25cm以上部分;d)施肥:茶树栽后第一年,每亩施肥量为40‑55kg,以无害化处理的EM堆肥为主,配合沼渣、沼液等,不施用无机肥,第二年施无机肥与EM堆肥共80‑101kg,两者配比1:1;e)适时间苗补栽:补栽时间是晚秋和早春,注意补植同品种、同龄茶树,在缺苗处挖好穴,将苗带土块移栽;f)维护防虫:茶虫滋生季节在茶园里放养家禽鸡,放养密度为每亩80‑90只鸡,每天放养3‑7h,放养期间,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饲料,按投料量为50‑80克/只,在茶叶的采摘期和冬季平均气温低于5℃时,停止在茶园内放养;五、环境维护:在茶园山顶、周围、路旁和风口处营造防护林,提高绿化程度,防止寒风侵入和空中飘浮尘埃等有害物质污染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0432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