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巷间煤柱回采的工作面巷道布置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8323.7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9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申斌学;宫守才;张后全;郑忠友;朱磊;宋立平;李超;刘成勇;李学强;韩刚;程海星;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可实现巷间煤柱回采的工作面巷道布置结构,包括位于工作面一侧的第一巷道和位于工作面另一侧的第一巷道组,并且第一巷道与巷道组之间设置第二巷道或第二巷道组,第二巷道与第一巷道组之间、第二巷道组与第一巷道组之间的距离均为工作面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第一巷道组与第二巷道组均包括两条巷道。通过加大工作面巷道间距,改变工作面巷的布置,将原来一侧或两侧多个工作面巷道布置移至工作面两侧巷道之间,减少了工作面与工作面之间巷道的数量,从而减少了所留设的保护煤柱,实现了巷间煤柱的回收。本发明可以有效回收煤柱,节约煤炭资源。 | ||
搜索关键词: | 巷道 工作面巷道布置 煤柱 煤柱回采 工作面巷道 有效回收 煤炭资源 回收 节约 | ||
【主权项】:
1.一种可实现巷间煤柱回采的工作面巷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工作面一侧的第一巷道和位于工作面另一侧的第一巷道组,并且第一巷道与第一巷道组之间设置第二巷道或第二巷道组,第二巷道与第一巷道组之间、第二巷道组与第一巷道组之间的距离均为工作面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第一巷道组与第二巷道组均包括两条巷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1832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