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铣孔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1941.3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7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汤永凯;王磊;盛晓东;王俊玲;卢秉恒;赵纪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B23C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唐沛 |
地址: | 7103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制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铣孔装置和铣孔方法;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螺旋铣孔装置包括:自转轴、偏心调整轴、公转轴、公转带轮、调整带轮、控制系统等,还包括调整轴检测光栅尺和公转轴检测光栅尺,对偏心调整轴旋转角度和公转轴与偏心轴的同步性进行全闭环检测;本装置的公转轴、偏心调整轴、自转轴上设有滚道,滚道内卡装滚动体,用自身滚道及滚动体代替了标准轴承;解决了现有螺旋铣孔装置调整偏心轴转动角度调整精度低、偏心调整轴和公转轴转动一致性差,同时整套装置体积大、质量大,造成在关节臂机器人和机床末端使用负载过大,且多层标准轴承嵌套导致误差累积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公转轴 螺旋铣孔装置 偏心调整轴 滚道 标准轴承 光栅尺 滚动体 自转轴 检测 转动角度调整 嵌套 调整偏心轴 调整带轮 公转带轮 控制系统 误差累积 整套装置 调整轴 关节臂 偏心轴 全闭环 同步性 多层 内卡 铣孔 制孔 转动 机器人 机床 自动化 | ||
【主权项】:
1.一种螺旋铣孔装置,包括:自转轴(1)、偏心调整轴(2)、公转轴(3)、调整带轮(4)、公转带轮(5)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轴检测光栅尺(6)、公转轴检测光栅尺(7)、第一固定件(8)和第二固定件(9);所述调整轴检测光栅尺(6)包括调整轴检测光栅主尺(601)和调整轴检测光栅尺读数头(602);所述调整轴检测光栅主尺(601)设置在调整带轮(4)上,所述调整轴检测光栅尺读数头(602)设置在第一固定件(8)上,所述第一固定件(8)连接在公转轴(3)上;所述公转轴检测光栅尺(7)包括公转轴检测光栅主尺(701)和公转轴检测光栅尺读数头(702);所述公转轴检测光栅主尺(701)设置在公转带轮(5)上,所述公转轴检测光栅尺读数头(702)设置在第二固定件(9)上,所述第二固定件(9)连接在支撑壳体(10)上;所述自转轴(1)左端外表面设置自转轴左端外滚道(101);所述偏心调整轴(2)左端内外表面分别设置调整轴左端内滚道(201)和调整轴左端外滚道(202);所述公转轴(3)左端内表面设置公转轴内滚道(301);所述自转轴左端外滚道(101)与调整轴左端内滚道(201)之间形成左端第一层轴承滚道;所述调整轴左端外滚道(202)和公转轴内滚道(301)形成左端第二层轴承滚道;所述自转轴(1)右端外表面设置自转轴右端外滚道(102);所述偏心调整轴(2)右端连接第一端盖(11),所述第一端盖(11)内表面设置第一端盖内滚道(1101),所述第一端盖内滚道(1101)与所述自转轴右端外滚道(102)形成右端第一层轴承滚道;所述偏心调整轴(2)右端外表面设置调整轴右端外滚道(203);所述公转轴(3)右端连接第二端盖(12),所述第二端盖(12)内表面设置第二端盖内滚道(1201),所述第二端盖内滚道(1201)与调整轴右端外滚道(203)形成右端第二层轴承滚道;所述左端第一层轴承滚道、左端第二层轴承滚道、右端第一层轴承滚道、右端第二层轴承滚道内均沿圆周方向均匀卡装滚动体(1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4194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取反中心钻的钻头套
- 下一篇:一种曲轴连杆头的外圆自动铣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