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商品外包装的打孔式信息编解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9893.2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9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万国春;杨东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商品外包装的打孔式信息编解码方法,涉及流通商品防伪追溯技术。该方法采用打孔的信息点阵作为唯一的商品身份信息,通过对数据序列进行校验、多重编码、几何学打孔及解码等过程的数据处理,使流通商品上的信息标注具有唯一性、抗干扰性、可追溯性等特点。使用本发明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流通中商品的可追溯性;另一方便,可以降低信息被破坏的几率。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商品 外包装 打孔 信息 解码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商品外包装的打孔式信息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商品信息采集采集商品信息,并保存到数据库中;2)生成原始序列由计算机生成6位十进制序列作为商品特征码,并在数据库中与商品信息绑定;3)生成编码序列将奇数位求和,取其个位作为第七位;将偶数位求和,取其个位作为第八位;组合成8位十进制编码序列;4)生成信息冗余对编码序列求十进制反码作为第一重校验序列,将编码序列的奇数位和偶数位交换作为第二重校验序列;利用这两组校验序列用于增加信息冗余,方便还原数据;5)用几何学确定打孔位置对于一串8位十进制编码序列,将其分为4个二位的十进制数,分别表示4个点距离包装面4个顶点的距离,单位是0.1cm;而每个点与邻近顶点的连线和包装面边线的夹角则作为不同序列的区分,每组序列都按照一定的夹角取多组点,以增加信息冗余,这些点即作为打孔位置;6)打孔信息解码通过读取商品表面打孔的位置数据,进行解码还原出原始序列,在数据库中查询得出商品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4989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