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5233.5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9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钟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鲜可达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K61/59;A23K50/80;A23K10/30;A23K10/22;A23K10/37;A23K10/26;A23K10/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242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亲体和虾苗各个阶段的喂食、培育和孵化等系列管理,使小龙虾从亲虾到虾苗均得到较为针对性的管理,大大提高了亲虾的交配繁殖时间,虾苗的成活率得到较大的提高,同时,采用虾稻共育的方式进行养殖,不仅可以增产增收;而且小龙虾能吃掉田中的野杂草和水生生物,而不吃稻秧,还能消灭包括蚊子在内的危害性幼虫,可起到除草除害作用;大规格虾苗比例较高,提升了虾苗规格整齐度,提高了小龙虾的生长速度,可以实现小龙虾的提早上市,特别是冬季和来年春季。 | ||
搜索关键词: | 小龙虾 虾苗 亲虾 种稻 养殖 大规格虾 水生生物 系列管理 野杂草 整齐度 交配 幼虫 除草 除害 喂食 成活率 蚊子 危害性 繁殖 孵化 增产 生长 培育 管理 | ||
【主权项】:
1.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培育池塘早期培育:8月份中下旬,选择体格健壮、硬壳艳红、体重30‑60g、腹尾部肌肉饱满、性腺发育好的虾作为亲体投放至培育池塘,每亩投放60‑100Kg,雌雄个数比为3‑4:1;步骤2,温室大棚强化培育与繁殖:10月份开始,气温逐渐下降,从培育池塘中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的亲体放入透光保温大棚中进行强化培育,每池投放40‑60Kg,雌雄个数比2:1;投喂70%的植物性饲料和30%的动物性饲料,逐步诱导亲虾在温室大棚中交配、繁殖;步骤3,虾苗培育:亲体交配后,发现大量虾苗时,应及时捕捞亲体,直至全部亲体被捕捞,保留虾苗在温室大棚中继续培育,虾苗放养量为每平方米180‑220尾,放养后第一周,投喂豆浆,每天投喂3‑4次,每次投喂量为每万尾虾苗0.2 Kg;第二周开始投喂80%的动物性饲料和20%的植物性饲料,早晚各投喂1次,晚上投喂量为一天投喂量的70%,日投喂量为每万尾虾苗0.4 Kg;以后按池内虾体重的15%投喂进行培育;步骤4,稻田移苗:选用两季稻或者三季稻种植区域进行虾稻共育,移苗前先根据稻田水温对温室大棚养殖水温进行调节,通过5‑7天将温室大棚内水温梯度调节至稻田水温,水温调节一致后,在该水温下养殖3‑5天;再将幼苗转移,虾苗转移规格为50~150尾/kg,虾苗放养密度为3000~5000尾/ 亩,每天喂食有机饲料两次,分别在上午7:00‑8:00和17:00‑ 18:00,每次投放量为虾苗总重量的4%‑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鲜可达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鲜可达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5523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