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类石墨相氮化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9412.6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6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自力;曹敏锋;左建良;郑文芝;王琪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5/10;B01J37/08;B01J37/10;C02F1/30;C02F103/30;C02F101/34;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桂婷;裘晖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介孔类石墨相氮化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铵盐作为致孔剂以及水热诱导剂,三聚氰胺作为前驱体,制备出可控介孔g‑C3N4。铵盐在水中水解,提供酸性环境,而三聚氰胺在酸性的条件下部分转化为三聚氰酸,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通过分子之间的氢键连接形成超分子,然后焙烧超分子,在焙烧的过程中超分子中的三聚氰酸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作为气泡模板)同时在留下空缺位使三聚氰胺在热缩聚形成氮化碳过程中产生丰富的孔结构,水热处理残余的氯化铵也起到了气泡模板的作用,最终得到高催化性能的介孔类石墨相氮化碳。 | ||
搜索关键词: | 三聚氰胺 氮化碳 介孔 三聚氰酸 超分子 石墨相 制备方法和应用 焙烧 铵盐 功能材料领域 催化性能 水热处理 酸性环境 残余的 孔结构 氯化铵 前驱体 热缩聚 诱导剂 致孔剂 可控 氢键 水解 水热 水中 制备 空缺 分解 转化 | ||
【主权项】:
1.一种介孔类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铵盐溶于水中,然后加入三聚氰胺,室温下搅拌30‑90min得到混合溶液;(2)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内衬,置于不锈钢水热釜中发生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抽滤水洗得到糊状固体;(3)将步骤(2)中所得糊状固体干燥,然后研磨成粉末,置于马弗炉中焙烧,焙烧结束后即得目标产物介孔类石墨相氮化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5941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