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器自抗扰滑模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2167.4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3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韦常柱;崔乃刚;张亮;关英姿;浦甲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G05D1/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孙莉莉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器自抗扰滑模控制方法,包括姿态角制导指令转换为四元数;基于四元数描述的姿态控制模型建立;非线性反馈控制律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自抗扰滑模控制器设计。本发明有效避免姿态奇异问题,并以姿态控制模型为基础设计相应的基于四元数的自抗扰滑模控制器,从而适应全程不同飞行阶段的不同执行机构控制需求,克服内外干扰,保证高精度、快响应、强鲁棒和自适应的控制性能,这对于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器回收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自抗扰 四元数 运载器 滑模控制器 滑模控制 姿态控制 垂直 非线性反馈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飞行阶段 基础设计 机构控制 控制性能 模型建立 指令转换 快响应 姿态角 自适应 鲁棒 制导 回收 全程 保证 研究 | ||
【主权项】:
1.一种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器自抗扰滑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器以程序角为制导指令,采用四元数法进行姿态描述,通过转换将程序角制导指令转为四元数制导指令,从而为后续控制器设计提供期望输入;步骤二:针对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器,建立其姿态动力学模型和姿态运动学模型,并定义姿态四元数向量X1=[q0 q1 q2 q3]T,姿态角速率向量X2=[ωx ωy ωz]T和控制向量U,进而建立二阶状态空间形式的姿态控制模型;步骤三:设计非线性反馈控制律,基于反演设计原理,采用两次非线性反馈控制律获得虚拟的角加速度控制指令;步骤四:针对步骤二中所建立的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器姿态控制模型,将扰动扩张为第二个状态向量,进而设计二阶系统的扩张状态观测器,从而实现对状态量和扰动量的精确估计;步骤五:基于步骤三和步骤四中的非线性反馈控制律和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自抗扰控制器;根据自抗扰控制器和滑模补偿控制器设计自抗扰滑模控制器;所述步骤一具体为:在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器全程飞行过程中,姿态存在大幅变化,将姿态角转换为四元数的形式进行描述;假设运载器飞行中程序角制导指令为θc,ψc和γc,则转换为四元数制导指令有:
其中
和
为期望四元数制导指令;所述步骤二具体为:在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器实际飞行过程中的姿态控制模型为:
其中X1=[q0 q1 q2 q3]T为姿态四元数向量,X2=[ωx ωy ωz]T为姿态角速率向量,q0 q1 q2 q3为姿态四元数,ωx ωy ωz为滚转角速率、偏航角速率和俯仰角速率,
为X1的导数,
为X2的导数,当采用发动机摆角控制时,控制向量有U=[δx δy δz]T,其中δx δy δz为发动机滚转通道等效摆角、偏航通道等效摆角和俯仰通道等效摆角,当采用喷气反作用系统(RCS)控制时,控制向量有U=[MxRCS MyRCS MzRCS]T,MxRCS,MyRCS和MzRCS为三轴方向的RCS控制力矩,D′为其他干扰力矩;当控制机构为发动机推力矢量时,有:![]()
其中
和
为转动惯量,V为速度,q为动压,Sm为参考面积,l为参考长度,mdx为滚转阻尼力矩系数,mdy为偏航阻尼力矩系数,mdz为俯仰阻尼力矩系数,P为单个发动机的推力值,r为周围发动机的安装半径,xR为发动机铰链点位置离箭体顶点的距离,xT为质心位置离箭体顶点的距离;当执行机构为RCS时,F和f′(X2,t)同上,而B′有:
所述步骤三具体为:非线性反馈控制律为:Φ(λ,x,a,δ)=‑λx‑fal(x,a,δ) (3)其中λ为增益系数,其中x为反馈误差值,a为幂次系数且满足0<a<1,δ为采样时间,fal(x,a,δ)函数定义如下所示:
sign(x)代表符号函数;则利用非线性控制律采用反步法可得基本控制信号有:
式中
代表姿态四元数q0,q1,q2,q3的导数值,λ10λ11λ12和λ13代表基本控制信号中的增益系数,a1表示基本控制信号中的幂次系数,满足0<a1<1;根据四元数的姿态运动学方程,可得虚拟控制信号![]()
分别表示虚拟的滚转角速率、虚拟的偏航角速率和虚拟的俯仰角速率;
其中
为姿态运动学矩阵F的伪逆;再一次使用非线性控制律,得到虚拟的角加速度控制指令:
其中
表示滚转角加速度、偏航角加速度和俯仰角加速度,λ20,λ21,λ22为虚拟的角加速度控制指令中的反馈增益系数,a3表示虚拟的角加速度控制指令中的幂次系数,满足0<a3<1;所述步骤四具体为:针对姿态控制模型式(2),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
其中ε为设计参数,满足ε∈(0,1),k1和k2为观测器增益系数,Z1(t)为对姿态角速率向量X2的估计值,Z2(t)为对系统总扰动量f′(X2,t)+D′的估计值,
为Z1(t)的导数值,
为Z2(t)的导数值,B′为控制矩阵;hi(x),i=1,2满足如下关系
式中0<α<1,b>1,sigα(x)=|x|αsign(x),sign(x)为符号函数,sigb(x)、sig2α‑1(x)和sig2b‑1(x)同理;根据上述设计的扩张状态观测器,Z1(t)可估计出X2(t)的值,而Z2(t)则用于估计扰动值D′;其估计误差将在固定的时间内收敛至零域,由此即完成了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所述步骤五具体为:当采用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系统总扰动值时,有:Z2=f′(X2,t)+D′ (10)则系统姿态控制模型转换为:
结合式(7),令
利用伪逆法可得自抗扰控制器为:U=(B′)‑1(U1‑Z2) (12)为了进一步提高自抗扰控制器的响应速度和跟踪精度,采用滑模控制律进行相应的补偿,其中滑模面S为:
其中K∈R3×3为滑模面增益对角矩阵,![]()
则滑模补偿控制器为:U2=E tanh(S)+Kωe+U1 (14)式中E∈R3×3为滑模补偿控制器设计增益对角矩阵,采用tanh(x)=(ex‑e‑x)/(ex+e‑x)双曲正切函数替换传统的符号函数以避免滑模抖振问题;最终,可得基于四元数的自抗扰滑模控制器:U=(B′)‑1(U2‑Z2) (15)至此,即完成了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器自抗扰滑模控制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6216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