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式神经内科用经颅磁治疗仪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0221.6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8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世英 |
主分类号: | A61N2/00 | 分类号: | A61N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神经内科用经颅磁治疗仪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固定座,支撑固定座上安装有两侧传动机构,同时两侧传动机构上安装有升降减震底轮,支撑固定座底部安装有跨走机构。本发明直接将经颅磁治疗仪固定在装置上,根据底面的情况和是否有障碍物,选择不同的支撑方式,当地面平整时通过升降减震底轮支撑,可以自由的移动,当经过有障碍物的地面或者经过门槛时,直接通过跨走机构支撑,可以实现不同地面都能移动,无需人工抬动,不仅节省人力物力,同时使用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固定座 磁治疗仪 经颅 减震 神经内科 支撑装置 可调式 障碍物 底轮 升降 地面平整 人力物力 支撑方式 移动 支撑 底面 门槛 自由 | ||
【主权项】:
1.一种可调式神经内科用经颅磁治疗仪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固定座(1),支撑固定座(1)上安装有两侧传动机构(2),同时两侧传动机构(2)上安装有升降减震底轮(3),支撑固定座(1)底部安装有跨走机构(4);支撑固定座(1)包括支撑框(11),支撑框(11)的侧壁内表面中部一体连接固定有呈水平分布的支撑板(111),支撑板(111)的底面安装有顶部缓冲压缩机构(5),支撑框(11)的前后侧壁内表面下部均安装有侧边缓冲压缩机构(6),支撑框(11)的四边侧壁内表面顶端之间连接固定有承载圈(13),经颅磁治疗仪的底面四角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承载圈(13)表面;支撑框(11)的底部安装有底卡座(12),底卡座(12)包括底卡圈(121)和一体连接固定在底卡圈(121)表面前后两边侧的固定条(122),底卡座(12)通过螺钉穿过固定条(122)和支撑框(11)的前后侧壁底端进行固定,跨走底座(4)卡接于支撑板(111)和底卡座(12)之间;跨走机构(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跨走支撑座(41)和连接固定在两个跨走支撑座(41)之间的跨走传动机构(42),其中跨走支撑座(41)包括呈竖直分布的定位板(411)和一体连接固定在定位板(411)顶端面两侧的支撑带动条(412),两个支撑带动条(412)呈水平分布,并且在定位板(411)的表面垂直固定有压接条(417),同时定位板(411)的底端两侧一体垂直固定有两个跨走支撑脚(418),在跨走机构(4)行走过程中通过两个跨走支撑脚(418)与底面相接进行支撑;同时两个定位板(411)与底卡座(12)中底卡圈(121)的左右边端面相接,压接条(417)卡接于底卡圈(121)左右边上端,同时支撑带动条(412)卡接于底卡圈(121)前后边上端,同时在跨走过程中,支撑带动条(412)的侧壁与侧边缓冲压缩机构(6)相接,支撑带动条(412)的表面与顶部缓冲压缩机构(5)相接;跨走传动机构(42)包括传动定位座(421),传动定位座(4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条(4211)和第二安装条(4212),第一安装条(4211)和第二安装条(4212)的底端之间垂直连接固定有连接条(4213),其中第一安装条(4211)的侧壁内表面中部安装固定有第一主动轮(422),第一主动轮(422)与第一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同时第一安装条(4211)和第二安装条(4212)的侧壁顶端之间安装固定有第一传动轴(413),第一安装条(4211)和第二安装条(4212)的侧壁底端之间安装固定有第二传动轴(414),第一传动轴(413)的一端位于第一安装条(4211)的侧壁内表面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415),第二传动轴(414)的一端位于第一安装条(4211)的侧壁内表面安装有第二传动齿轮(416),第一传动齿轮(415)和第二传动齿轮(416)均与主动齿轮(413)啮合,同时第一传动轴(413)和第二传动轴(414)的两端位于第一安装条(4211)和第二安装条(4212)的侧壁外表面均安装固定有摆动连接座(43);摆动连接座(43)包括安装固定于第一传动轴(413)和第二传动轴(414)两端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摆动条(431),第一传动轴(413)和第二传动轴(414)均位于摆动条(431)的一端,同时两个摆动条(431)的另一端之间安装固定有第三传动轴(432),第一传动轴(413)和第二传动轴(414)两端均安装固定有第三传动齿轮(433),第三传动齿轮(433)位于两个摆动条(431)之间,同时第三传动轴(432)上安装固定有与第三传动齿轮(433)啮合的第四传动齿轮(434),第四传动齿轮(434)位于两个摆动条(431)之间,同时第三传动轴(432)的一端穿过摆动条(431)固定在定位板(411)的侧壁;支撑板(111)的表面中部安装固定有定位支撑圈(113),两侧传动机构(2)包括安装固定在支撑板(111)表面中部的第一锥齿轮(21),第一锥齿轮(21)位于定位支撑圈(113)中,第一锥齿轮(21)与第二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定位支撑圈(113)的左右侧壁和支撑框(11)的左右侧壁之间安装固定有传动连接轴(22),传动连接轴(22)的一端穿过定位支撑圈(113)安装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21)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3),同时另一端穿过支撑框(11)的侧壁连接有万向联轴器(24),同时传动连接轴(22)上位于定位支撑圈(113)的侧壁内表面安装有第一蜗轮(25),支撑框(11)的前后侧壁两端均安装有与第一蜗轮(25)啮合的传动蜗杆(26),同时支撑框(11)的左右侧壁两端均安装固定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安装有与传动蜗杆(26)啮合的第二蜗轮(27),另一端安装有万向联轴器(24);支撑框(11)的左右侧壁外表面下端垂直连接固定有限位固定条(14),限位固定条(14)的表面等距开有若干安装孔(141),安装孔(141)中安装有升降螺杆(28),升降螺杆(28)的一端与万向联轴器(24)相连接,同时限位固定条(14)的底面位于安装孔(141)处竖直安装固定有定位筒(142),升降螺杆(28)位于定位筒(142)中,定位筒(142)的侧壁开有延伸至底端的卡接孔(143),升降减震底轮(3)安装在升降螺杆(28)中;升降减震底轮(3)包括升降筒(31)和安装固定在升降筒(31)底端的减震支撑轮(32),升降筒(31)的侧壁一体连接固定有与卡接孔(143)配合的卡接条(311),升降筒(31)的侧壁内表面开有与升降螺杆(28)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世英,未经刘世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9022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