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硅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91192.5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7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平;邹华;赵阳;罗君轶;李泽宏;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16;H01L29/66;H01L29/78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敖欢;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硅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通过在普通碳化硅UMOSFET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形成不连续的栅极结构,并于两栅极结构之间引入两碳化硅深P注入区,同时于两碳化硅深P注入区之间引入金属或多晶硅。该金属或多晶硅与碳化硅N‑外延直接接触,形成具有整流特性的肖特基接触或者异质结接触,该改进对传统碳化硅UMOSFET基本特性有大幅优化作用的同时,实现了多子整流器件的集成,极大地优化了器件第三象限工作性能,同时,本发明具有米勒电容低、工艺简单以及易于实现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硅 mosfet 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碳化硅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元胞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漏极金属(1)、碳化硅N+衬底(2)及碳化硅N‑外延层(3);所述碳化硅N‑外延层(3)上方具有源沟槽,所述源沟槽由肖特基接触金属(12)或多晶硅(13)淀积填充,所述肖特基接触金属(12)或多晶硅(13)与碳化硅N‑外延层(3)直接接触,形成具有整流特性的肖特基接触或Si/SiC异质结接触;所述半导体表面肖特基接触金属(12)左右两侧分别嵌入一个碳化硅深P掺杂区(4),所述两个碳化硅深P掺杂区(4)深度深于肖特基接触金属(12)底部,肖特基接触金属(12)左侧碳化硅深P掺杂区(4)的左上方、肖特基接触金属(12)右侧碳化硅深P掺杂区(4)的右上方分别具有第一栅极结构、第二栅极结构,所述第一栅极结构右侧部分区域嵌入左侧的碳化硅深P掺杂区(4),第二栅极结构左侧部分区域嵌入右侧的碳化硅深P掺杂区(4),所述栅极结构深度浅于肖特基接触金属(12),所述栅极结构包括栅介质层(5)、多晶硅栅(6)以及栅电极(10),多晶硅栅(6)由栅介质层(5)包围,其上方通过栅电极(10)引出,所述第一栅极结构左侧具有第一台面结构,第二栅极结构右侧具有第二台面结构;所述台面结构其深度浅于栅极结构;所述台面结构均包括碳化硅Pbase区(7)、碳化硅P+接触区(14)和碳化硅N+源区(8),所述第一台面结构中,碳化硅P+接触区(14)和碳化硅N+源区(8)位于半导体表面、碳化硅Pbase区(7)上方,同时碳化硅N+源区(8)及碳化硅Pbase区(7)于右侧与第一栅极结构紧密接触;所述第二台面结构中,碳化硅P+接触区(14)和碳化硅N+源区(8)位于半导体表面、碳化硅Pbase区(7)上方,同时碳化硅N+源区(8)及碳化硅Pbase区(7)于左侧与第二栅极结构紧密接触;器件表面由一层源极金属(9)覆盖,所述源极金属与栅电极(10)由硼磷硅玻璃BPSG(11)相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9119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