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性锦纶6合金锗远红外纤维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2047.9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5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均;杨进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县中山合成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0 | 分类号: | D01F6/90;D01F1/10;D01F1/09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能性锦纶6合金锗远红外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两种成分:功能性合金锗母粒4‑7%;锦纶6切片93‑96%;所述的功能性锦纶6合金锗远红外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功能性合金锗母粒:先将锗石研磨成微米级微粉,约4‑5um,然后进行1500℃烧结来灰化杂质和表面改质,灰化后的锗石再经过二次研磨成纳米级微粉,约50‑80nm,将纳米锗粉和锦纶6切片按1:4的重量比,共混制备功能性合金锗母粒;2)制备功能性锦纶6合金锗远红外纤维,通过熔体纺丝法进行纺丝。本发明的方法通过上述改进锗石的纳米研磨方法,解决熔体制备过程中合金锗母粒分散团聚问题,能够满足生产和客户使用的需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锦纶 远红外纤维 锗母粒 功能性合金 合金 锗石 制备 锦纶6切片 灰化 生产 纳米级微粉 熔体纺丝法 体制备过程 重量百分比 表面改质 二次研磨 客户使用 纳米研磨 烧结 研磨 纳米锗 微米级 中合金 重量比 纺丝 共混 微粉 团聚 改进 | ||
【主权项】:
1.一种功能性锦纶6合金锗远红外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两种成分:功能性合金锗母粒 4‑7%锦纶6切片 93‑96%所述的功能性锦纶6合金锗远红外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功能性合金锗母粒:先将锗石研磨成微米级微粉,约4‑5um,然后进行1500℃烧结来灰化杂质和表面改质,灰化后的锗石再经过二次研磨成纳米级微粉,约50‑80nm,将纳米锗粉和锦纶6切片按1:4的重量比,共混制备功能性合金锗母粒;2)制备功能性锦纶6合金锗远红外纤维,通过熔体纺丝法进行纺丝,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干燥:将功能性合金锗母粒设定105℃烘干干燥12小时,密封冷却,含水率≤400ppm;B制备纺丝流体:按照每吨成品添加4‑7% w/w的比例添加,利用母粒输出注色泵精确地添加功能性合金锗母粒,与锦纶切片混合熔融;C纺丝:将熔融的成纤高聚熔体从喷丝头的喷丝孔中压出,采用侧吹风或环吹风冷却凝固成丝,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纺丝过程中的温度为 260~262 ℃;纺丝喷丝头压力控制在160mpa‑180mpa之间,过滤网采用20um无纺布过滤杂质,组件周期15天;D卷绕:将制成的纤维依次进行上油冷却抗静电处理、预网络、拉伸加热定型、预网络、卷绕、平衡、检验、包装和计量入库工序,最终得到锦纶6合金锗远红外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县中山合成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海安县中山合成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9204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聚酯纤维
- 下一篇:能够阻止红外透视的聚酯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