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托竹荪快速发菌的菌包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7482.0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6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庄继文;陈翠翠;巩玉辉;方晔;肖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33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托竹荪快速发菌的菌包制作方法,该方法采用多点接种及相应调整优化培养基料,相应控制发酵温度及湿度,该方法多点同时发菌,增加了萌发点,菌包发菌速度快,发菌提前20—30天,且用本发明的方法接种大大减少了污染,污染率可降低20%左右,而且本发明通过刺孔的方式菌丝生长更加健壮,菌丝活力好,有利于以后出菇的保证,出菇可以增加10%的产量。 | ||
搜索关键词: | 发菌 菌包 出菇 竹荪 优化培养基 多点接种 菌丝活力 菌丝生长 污染率 刺孔 制作 发酵 接种 污染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红托竹荪快速发菌的菌包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料制备:按重量百分比计,配方为:杂木屑60‑80%,米糠及者麸皮至少一种10‑30%,玉米粉3‑5%,豆粕粉及黄豆粉至少一种2‑3%,白糖0.5‑1%,石膏0.5‑1%,石灰及轻质碳酸钙至少一种0.5‑1%,ph值6.0‑7.0,按照上述配方根据装包数量计算好各物料的重量,称好,进行混匀拌料,拌料时间为40‑60min,水分含量为60‑65%;(2)制备固体菌包:将步骤(1)中所述的配料配好搅拌均匀之后开始进行装袋,袋子采用耐高袋,装袋完成后用食用菌扎口机将其封口扎紧且扎口不能扎到培养料,最后在据栽培袋尾端3‑5cm处用粗0.5‑1mm的针扎一小口并用无纺胶布粘上用以透气;(3)灭菌:将步骤(2)装袋完成的菌袋码放整齐后推入灭菌锅中进行灭菌,灭菌结束的菌袋推入冷却室进行冷却,冷却至菌袋温度在25℃时即可接种;(4)将步骤(3)中灭完菌的菌袋依次传入净化程度为1000级以上洁净程度的无菌室中,用消毒纱布在菌袋上擦拭一遍进行消毒,然后用消毒完毕的打孔棒依次打3‑5个孔,打孔距离为6‑10cm,打孔棒的直径为2‑3cm,打孔棒长度为10‑15cm;(5)对步骤(4)中打好孔的菌袋进行接种,将消毒好的菌种袋全部去掉,将菌种分成呈锥形的菌种塞入接种孔;(6)将步骤(5)中接种完毕的菌棒外面再套一层厚度为1‑2丝厚的聚乙烯塑料袋,并用扎口机扎好,防止菌种感染;(7)将步骤(6)中的接种完毕的菌袋轻轻传送入培养室进行黑暗培养,温度为22‑26℃,湿度为60‑75%,二氧化碳浓度<3000ppm;(8)将步骤(7)中发菌20‑30天,待菌丝的直径长至5‑8cm时可进行第一次刺孔,刺孔针头粗细为2‑3mm,刺孔距离在菌丝边缘以内1cm处,刺孔深度为2‑2.5cm,不能扎到菌丝未生长至的培养料,否则容易染菌;(9)将步骤(8)中一次刺孔完的菌袋放入发热期培养室,此时菌袋刺孔之后氧气充足,菌丝生长迅速,发热明显,注意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0‑24℃,防止发热烧菌。刺孔后的菌丝生长迅速,在菌袋培养20‑30天之后同步骤(7)中刺孔方法再进行一次刺孔,保证红托竹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氧气需求;(10)将步骤(9)中二次刺孔完毕的菌袋放入培养室中注意调节培养室的温度为20‑23℃,防止菌丝发热烧菌,带菌丝全部长满菌袋后熟5‑10天既可用于出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9748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厂化方包栽培红托竹荪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硒香菇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