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社交用户隐特征表示的网络群体形成机制发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1747.1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0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业政;贺菲菲;李玲菲;姜元春;孙见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00 | 分类号: | G06Q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7 | 代理人: | 董媛;王莹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社交用户隐特征表示的网络群体形成机制发现方法,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用户连接关系构建社交网络;利用node2vec方法学习获得所述社交网络的隐特征表示;基于所述社交网络的隐特征表示生成不同影响机制下的网络;分析所述不同影响机制下的网络特性,确定真实网络的形成机制。本发明结合选择机制和影响机制,基于用户隐偏好动态生成网络,更加形象的刻画了真实社交网络的变化,从而更加准确的确定真实网络的形成机制。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社交 用户 特征 表示 网络 群体 形成 机制 发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社交用户隐特征表示的网络群体形成机制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用户连接关系构建社交网络;利用node2vec方法学习获得所述社交网络的隐特征表示;基于所述社交网络的隐特征表示生成不同影响机制下的网络;分析所述不同影响机制下的网络特性,确定真实网络的形成机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1174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