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冷却快堆金属燃料多物理场模型耦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2878.X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8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淮;丁鹏;段承杰;王磊;仇若翔;林继铭;石秀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C20/30 | 分类号: | G16C20/30;G16C1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王少虹 |
地址: | 518028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冷却快堆金属燃料多物理场模型耦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COMSOL中建立辐照过程中金属燃料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并耦合,在COMSOL中求解获得金属燃料辐照早期的燃料芯体最外侧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值;S2、导出燃料芯体最外侧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值,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燃料芯体最外侧的温度,获得温度函数;S3、去除金属燃料多物理场耦合模型中的间隙冷却剂传热模型,并将金属燃料最外侧的温度函数作为燃料芯体传热模型的边界条件,求解获得整个辐照过程中的金属燃料辐照性能参数。本发明基于COMSOL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平台将金属燃料辐照行为模型通过强耦合的方式引入到金属燃料性能分析及仿真模拟领域,实现对金属燃料辐照行为的准确模拟。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冷却 燃料 物理 模型 耦合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金属冷却快堆金属燃料多物理场模型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COMSOL中建立辐照过程中金属燃料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并耦合,在COMSOL中求解获得金属燃料辐照早期的燃料芯体最外侧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值;金属燃料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包括燃料芯体与包壳的力学模型,燃料芯体的裂变气体模型,燃料芯体、间隙冷却剂和包壳的传热模型;S2、导出步骤S1中获得的燃料芯体最外侧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值,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燃料芯体最外侧的温度,获得温度函数;S3、去除步骤S1中金属燃料多物理场耦合模型中的间隙冷却剂传热模型,并将步骤S2所得的金属燃料最外侧的温度函数作为燃料芯体传热模型的边界条件,从而求解获得整个辐照过程中的金属燃料辐照性能参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东核电有限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岭东核电有限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2287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