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代中医用组合型中药制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8945.9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7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衣修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衣修星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38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现代中医用组合型中药制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包括有中药切片装置,中药烘干装置,中药捣碎装置,中药研磨装置,中药煎熬装置;中药切片装置将中药药材切成片状,中药烘干装置将成片状的药材进行烘干,中药捣碎装置将烘干后的药材进行捣碎,中药研磨装置将捣碎后的药材进行研磨,中药煎熬装置将研磨后的药材进行煎熬,煎熬后的药材过滤后最终得到药饮。 | ||
搜索关键词: | 药材 中药 中药煎熬装置 捣碎 捣碎装置 切片装置 医用组合 中药烘干 中药研磨 中药制备 研磨 成片状 烘干 煎熬 中药药材 药饮 过滤 | ||
【主权项】:
1.一种现代中医用组合型中药制备装置,包括有中药切片装置,中药烘干装置,中药捣碎装置,中药研磨装置,中药煎熬装置;中药切片装置将中药药材切成片状,中药烘干装置将成片状的药材进行烘干,中药捣碎装置将烘干后的药材进行捣碎,中药研磨装置将捣碎后的药材进行研磨,中药煎熬装置将研磨后的药材进行煎熬,煎熬后的药材过滤后最终得到药饮;中药切片装置,包括切片台(A1)、尾柱(A2)和边柱(A4);所述尾柱(A2)和边柱(A4)分别紧密焊接于切片台(A1)的一侧及邻侧,所述切片台(A1)的内部设有横向贯穿切片台(A1)的下料区(A5);所述尾柱(A2)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矩孔(A201),且所述矩孔(A201)贯穿尾柱(A2);所述切片台(A1)的表面分别设有横向和纵向的切断面(A501)及滑槽(A6),且所述切断面(A501)与滑槽(A6)之间呈垂直设置,并均嵌入设置在切片台(A1)内,所述切断面(A501)与下料区(A5)连通;所述滑槽(A6)的内侧设有对称的滑块(A704)和滑轨(A7),所述滑轨(A7)与滑块(A704)焊接,且所述滑轨(A7)通过滑块(A704)在滑槽(A6)内保持滑动;所述滑轨(A7)的一端贯穿矩孔(A201)连接有卡块(A702),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卡接手(A701),且所述第二卡接手(A701)与滑轨(A7)焊接;所述卡块(A702)的一侧设有弹力皮筋(A703),且所述弹力皮筋(A703)的中心位置与卡块(A702)粘结,弹力皮筋(A703)的两端分别通过图钉固定于切片台(A1)和尾柱(A2)侧面;所述边柱(A4)顶部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板(A401),所述连接板(A401)的底部设有第二弹簧(A402)和第一卡接手(A403),且所述第二弹簧(A402)端部分别与连接板(A401)和第一卡接手(A403)焊接;所述与尾柱(A2)对侧的切片台(A1)顶部安装有切片装置(A3),所述切片装置(A3)由碳素钢(A303)、铡刀(A302)、活动压块(A304)和第一弹簧(A305)构成;所述碳素钢(A303)的顶部设有纵向深度的夹缝(A301),所述夹缝(A301)的内侧设有矩槽(A306),且所述矩槽(A306)贯穿碳素钢(A303),所述活动压块(A304)两端均设有限位块(A309),且所述活动压块(A304)嵌入设置于矩槽(A306)中,并通过限位块(A309)与矩槽(A306)保持相对滑动;所述矩槽(A306)外侧的限位块(A309)与铡刀(A30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压块(A304)的底部设有第一弹簧(A305)和垫片(A312),且所述第一弹簧(A305)端部分别对活动压块(A304)和垫片(A312)焊接;所述设置于夹缝(A301)内的限位块(A309)顶部设有卡接片(A311)和挤压块(A307),且所述卡接片(A311)与挤压块(A307)之间铰接;所述挤压块(A307)顶部焊接有摇杆(A308),所述限位块(A309)的侧面安装有滚轮(A310),且所述滚轮(A310)与夹缝(A301)内壁贴合;中药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B1)、旋转机构(B7)和夹具机构(B8);所述旋转机构(B7)呈水平设置在烘干箱(B1)的内侧壁,并与烘干箱(B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机构(B7)的一侧设有夹具机构(B8);所述旋转机构(B7)由电机(B7‑1)、转轴(B7‑2)和辅助托架(B7‑3)构成,所述电机(B7‑1)呈水平设置在烘干箱(B1)的内侧壁,并与烘干箱(B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电机(B7‑1)的一侧设有转轴(B7‑2),所述转轴(B7‑2)的一端嵌入设置在电机(B7‑1)的内部,并与电机(B7‑1)活动连接,所述电机(B7‑1)的对侧设有辅助托架(B7‑3),所述辅助托架(B7‑3)呈水平设置在烘干箱(B1)的内侧壁,并与烘干箱(B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转轴(B7‑2)的另一端与辅助托架(B7‑3)活动连接,所述夹具机构(B8)由承载板(B802)、盖板(B805)和弹簧(B804)构成,所述承载板(B802)的底部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钮(B801),所述承载板(B802)与转轴(B7‑2)通过固定钮(B801)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B802)的一侧设有盖板(B805),所述盖板(B805)与承载板(B802)铰接,所述承载板(B802)与盖板(B805)的夹角之间设有弹簧(B804),所述弹簧(B804)的两端分别与承载板(B802)和盖板(B805)焊接,所述承载板(B802)的顶部设有第一纱网(B803),所述第一纱网(B803)与承载板(B80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盖板(B805)的侧面设有第二纱网(B806),所述第二纱网(B806)与盖板(B805)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烘干箱(B1)的内部设有加热器(B10),所述加热器(B10)呈水平设置在烘干箱(B1)的内底部中间位置,并与烘干箱(B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器(B10)的侧面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风扇(B9),所述风扇(B9)呈水平设置在烘干箱(B1)的内底部边缘位置,并与烘干箱(B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烘干箱(B1)的侧面设有电源线(B3),所述风扇(B9)、电机(B7‑1)和加热器(B10)均与电源线(B3)电性连接,所述烘干箱(B1)的侧面设有封闭门(B4)和合页(B2),所述封闭门(B4)与烘干箱(B1)通过合页(B2)活动连接;中药捣碎装置,包括操作台(C1)、捣药腔(C8)及支撑杆(C4);所述支撑杆(C4)设置在操作台(C1)的顶部,并与操作台(C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台(C1)的侧面设有盖板(C2),且所述盖板(C2)与操作台(C1)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捣药腔(C8)的内侧设置有锤头(C10),所述锤头(C10)的顶部设有连接绳(C14),且所述连接绳(C14)与锤头(C1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C14)的一端设有转动盘(C13),且所述转动盘(C13)嵌套设置在连接绳(C14)中,所述转动盘(C13)的一侧设有转动轴(C12),且所述转动轴(C12)嵌入设置在转动盘(C13)中,所述操作台(C1)的顶部一侧设有安装板(C11),且所述安装板(C11)与操作台(C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捣药腔(C8)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板(C15),所述调节板(C15)的侧面设有调节杆(C7),且所述调节杆(C7)与调节板(C15)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捣药腔(C8)的底部设有收集管(C16),且所述收集管(C16)贯穿捣药腔(C8)的底壁,所述收集管(C16)的一端设有防菌袋(C17),且所述防菌袋(C17)嵌套设置在收集管(C16)上,所述防菌袋(C17)的底部设置有横板(C18),且所述横板(C18)与操作台(C1)的内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中药研磨装置,包括磨盘(D1)、底座(D2)和卸料口(D3);所述卸料口(D3)呈燕尾状嵌入设置于磨盘(D1)一侧,并与磨盘(D1)卡合,所述底座(D2)设置于磨盘(D1)底部,所述底座(D2)的顶部设有对称的支撑架(D202),且所述支撑架(D202)端部分别与磨盘(D1)及底座(D2)焊接;所述磨盘(D1)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磨石(D103)和第一轴承(D104),且所述第一轴承(D104)嵌入设置在磨盘(D1)的底部,并与磨盘(D1)卡合;所述磨盘(D1)的底部设有倾斜磨壁(D101),且所述倾斜磨壁(D101)沿第一轴承(D104)向磨盘(D1)边沿延伸并倾斜;所述磨盘(D1)的内侧壁刻有均匀分布的磨环(D102),所述底座(D2)的中心位置嵌入设置有第二轴承(D201);所述磨盘(D1)的顶部设有梅花架(D4)和传动轴(D5),所述梅花架(D4)呈“十”状设置,且所述传动轴(D5)贯穿磨石(D103)中心位置嵌入设置于梅花架(D4)的中心位置,并与梅花架(D4)之间实现过盈配合;所述梅花架(D4)的底部设有四个牵引轴(D402),且所述牵引轴(D402)顶部与梅花架(D4)铰接,所述牵引轴(D402)的底端连接有磨辊(D401);所述磨辊(D401)的侧面设有多个环绕设置的合金锥(D403),且所述合金锥(D403)与磨辊(D401)紧密焊接,所述磨辊(D401)的底部嵌入设置有第三轴承(D405),且所述第三轴承(D405)外圈与磨辊(D4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轴承(D405)内圈嵌入设置有滚珠(D404),且所述滚珠(D404)与倾斜磨壁(D101)相接触;中药煎熬装置,包括煮锅(E1)、煎锅(E2)、密封盖(E3)和底座(E4);所述密封盖(E3)设置于煮锅(E1)顶部并与煮锅(E1)铰接,底座(E4)设置于煮锅(E1)底部,所述煎锅(E2)设置于煮锅(E1)内部;所述煮锅(E1)的顶部边缘设有倒液口(E102),且所述倒液口(E102)贯穿煮锅(E1);所述底座(E4)的中心位置设有基槽(E402),且所述基槽(E402)嵌入设置在底座(E4)内;所述基槽(E402)内安装有电机(E6),所述电机(E6)的电机轴分别套接有一对轴承(E602)及一对密封垫(E603),且所述轴承(E602)的外圈分别贯穿煮锅(E1)和煎锅(E2),并均与煮锅(E1)和煎锅(E2)之间实现过盈配合,所述密封垫(E603)分别贴合于煮锅(E1)和煎锅(E2)内底壁;所述电机(E6)的电机轴顶端连接有桨叶(E201);所述煎锅(E2)的顶部设有盖网(E204),且所述盖网(E204)与煎锅(E2)铰接,所述煎锅(E2)的侧面设有多个呈环状均匀分布的出液孔(E202),且所述出液孔(E202)贯穿煎锅(E2);所述煮锅(E1)的内底壁设有第一加热芯(E101);所述密封盖(E3)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熔断器(E301)和第二加热芯(E303),且所述熔断器(E301)与密封盖(E3)通过螺丝连接,所述第二加热芯(E303)呈垂直与熔断器(E30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E4)的侧面分别设有电机开关(E401)和电源线(E5),且所述第一加热芯(E101)和第二加热芯(E303)之间并联后分别与熔断器(E301)和电源线(E5)串联;所述电机(E6)、电机开关(E401)和电源线(E5)之间串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衣修星,未经衣修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2894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