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宽频带多模涡旋波束生成的几何相位超表面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0141.2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1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崔铁军;张磊;申佳琳;陈晓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00 | 分类号: | H01Q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宽频带多模涡旋波束生成的几何相位超表面,其基本单元由从上而下依次堆叠的一层金属棒结构、一层介质层以及一层金属背板组合而成。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单元具有各向异性,在x极化和y极化电磁波照射下呈现180度的反射相位差。若金属棒以自身的中心为原点,在超表面的水平面内旋转一定角度φ,圆极化入射波照射到单元上将会被反射为同旋性的圆极化波,且附加一个±2φ的几何相位变化。按预先设计的相位分布在二维平面上排列这些单元,在圆极化电磁波的照射下,该超表面能够在不同方向上生成四种不同模式的涡旋波束。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工作频带宽,可用于编码信息,利用模式复用提高信道容量。 | ||
搜索关键词: | 几何相位 涡旋 照射 波束生成 宽频带 多模 反射 波束 圆极化电磁波 极化电磁波 金属棒结构 原点 编码信息 从上而下 单元上将 二维平面 工作频带 基本单元 金属背板 模式复用 相位分布 信道容量 预先设计 圆极化波 介质层 金属棒 内旋转 相位差 极化 堆叠 可用 应用 加工 | ||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宽频带多模涡旋波束生成的几何相位超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金属棒(1)、介质层(2)以及金属背板(3);金属棒(1)、介质层(2)以及金属背板(3)分别作为超表面的基本单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3014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