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汽和燃气轮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9367.9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9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童钟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钟益 |
主分类号: | F01D25/32 | 分类号: | F01D25/32;F01D25/12;F01D15/08;F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蒸汽和燃气轮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使用的是一种蒸汽装置,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左右延伸的蜗轮腔,所述蜗轮腔左端相通设有伸出所述机身的进气管,所述涡轮腔右端相通设有上下延伸的集气腔,所述涡轮腔上方设有冷凝室,所述冷凝室左侧设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与所述集气腔之间连通设有贯穿所述冷凝室的冷凝管,所述集水腔左端相通设有出水腔,所述出水腔左端内壁连通设有左右延伸的出水管,所述集水腔顶端内壁设有第一通口,所述第一通口顶端相通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右侧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上方设有左右延伸的带轮腔;本发明结构简单,配合密切,自动化程度高,可将蒸汽迅速转化为水分。 | ||
搜索关键词: | 左右延伸 集水腔 冷凝室 相通 机身 左端 蒸汽 燃气轮机装置 第二空腔 第一空腔 出水腔 集气腔 蜗轮腔 涡轮腔 通口 顶端内壁 内壁连通 上下延伸 蒸汽装置 出水管 进气管 冷凝管 带轮 连通 自动化 伸出 贯穿 转化 配合 | ||
【主权项】:
1.蒸汽和燃气轮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使用的是一种蒸汽装置,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左右延伸的蜗轮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腔左端相通设有伸出所述机身的进气管,所述涡轮腔右端相通设有上下延伸的集气腔,所述涡轮腔上方设有冷凝室,所述冷凝室左侧设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与所述集气腔之间连通设有贯穿所述冷凝室的冷凝管,所述集水腔左端相通设有出水腔,所述出水腔左端内壁连通设有左右延伸的出水管,所述集水腔顶端内壁设有第一通口,所述第一通口顶端相通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右侧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上方设有左右延伸的带轮腔,所述带轮腔左侧设有开口向左的弹簧槽,所述机身右端对称设有开口向右的螺纹槽,所述机身右端端面设有上下延伸的护盖,所述护盖内设有上下延伸且开口向左的带轮槽,所述护盖上下端对称设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螺纹槽螺纹配合的螺钉,所述涡轮腔内壁设有左右延伸的集气架,所述涡轮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在所述涡轮腔内设有蜗轮,所述蜗轮左右两侧毒刺恒设有护轴套,所述第一转动轴左端末端伸出所述涡轮腔且设有平键,所述第一转动轴右端末端伸入所述带轮槽且设有第一带轮,所述带轮槽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左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右端末端伸入所述带轮槽且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动力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咋混动配合连接诶有左右延伸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右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相对称的转动杆,右侧设有转动杆与所述第三转动轴左端末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底部末端伸入所述集水腔且转动配合连接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集水腔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活塞,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带轮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底部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齿合连接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四转动轴顶部末端伸入所述带轮腔且设有第三带轮,所述带轮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固定连接有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与所述第三带轮动力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五转动轴左侧设有第六转动轴,所述第六转动轴固设有第五带轮,所述第五带轮上下两侧对称设有凸轮,所述第五带轮与所述第四带轮动力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三传送带,所述弹簧槽右端内壁顶压连接有左右延伸的弹圈,所述弹圈左端末端固设有显示灯,所述显示灯右端端面设有上下对称且右端末端伸入所述带轮腔且与所述凸轮相抵的第二连接杆;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本发明的设备在运行状态时,蒸汽会有所述进气管进入所述涡轮腔,由于所述涡轮腔内壁设有左右延伸的集气架,所述涡轮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在所述涡轮腔内设有蜗轮,所述蜗轮左右两侧毒刺恒设有护轴套,所述第一转动轴左端末端伸出所述涡轮腔且设有平键,所述第一转动轴右端末端伸入所述带轮槽且设有第一带轮,所述带轮槽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左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右端末端伸入所述带轮槽且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动力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右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且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相对称的转动杆,右侧设有转动杆与所述第三转动轴左端末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底部末端伸入所述集水腔且转动配合连接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集水腔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活塞,所以蒸汽驱使所述蜗轮转动,通过动力传递使其所述活塞做上下往复运动,使其由蒸汽经过冷凝在所述集水腔内形成的水在由所述出水管排出;最后,当设备运行结束需要加速恢复静止状态时,由于该设备蒸汽停止进入所述涡轮腔后会伴随惯性力使其装置已然在某一时间段任然处于工作状态,所以所述机身顶端端面设有左右延伸的制动台,所述制动台内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五转动轴,贯穿所述第三空腔且设有制动轮,所述第五转动轴顶部末端伸出所述第三空腔且设有转向环,所述第三空腔左右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相对称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左端末端伸入所述第三空腔且设有用于与所述制动轮相抵的制动块,所述制动块远离所述第五转动轴一端端面顶压连接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三空腔内壁相抵的伸缩弹圈,所述滑动杆远离所述第五转动轴一端末端伸出所述第三空腔且设有手环,便可另其所述制动块朝向所述第五转动轴一侧移动并与所述制动轮相抵,加速设备转变为静止状态;其中,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设有相应的冷却机构与活塞机构,可使其蒸汽转化为水分并排出至装置进行循环利用,提高了装置配合的连贯性,又通过设置有制动机构,可加速装置状态的转变,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钟益,未经童钟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3936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