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秸秆粉碎压块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8225.7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8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郭凡;曹满英;杜爽;朱雄刚;赵海涛;李柏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04 | 分类号: | B30B11/04;A01F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441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质秸秆粉碎压块一体化装置,包括:一对粉碎装置,用于粉碎原料;发酵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其腔内顶面的中部具有锥形器,锥形器壁具有均匀分布的喷液孔,所述锥形器的上部具有连通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穿出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一对粉碎装置的第一出料口与第一壳体的顶部连通,且分别位于锥形器的两侧。本发明能够一体化完成秸秆燃料的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秸秆 粉碎 一体化 装置 | ||
【主权项】:
1.生物质秸秆粉碎压块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粉碎装置,用于粉碎原料;发酵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其腔内顶面的中部具有锥形器,锥形器壁具有均匀分布的喷液孔,所述锥形器的上部具有连通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穿出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一对粉碎装置的第一出料口与第一壳体的顶部连通,且分别位于锥形器的两侧;一对第一导板,其分别对称向下倾斜45°设置于第一壳体内,且分别与粉碎装置的出料口相对;伞状导板,其开口朝下的位于一对导板的下方,且伞状导板的顶部略高于所述第一导板的底部;一对第二导板,其分别对称向下倾斜45°设置于第一壳体内,且位于伞状导板下方;搅拌组件,其设置于伞状导板下方;一对挡板,其相对设置于一对第二导板下方,且当搅拌组件转动时不与所述挡板接触,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铰接,一对挡板的下方设置有弹性件,当一对挡板呈水平状态时一对挡板通过磁铁吸附形成一个闭合的整体,且弹性件呈松弛状态;第二壳体,其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外部,所述第一壳体下部呈锥形状,且侧壁具有渗水孔与所述第二壳体连通;所述第二壳体通过第一导管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一导管上设置有水泵;成型装置,包括:第三壳体,其顶部具有第三进料口,其与第一壳体底部的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三壳体内中部设置有载物板,所述载物板由设置于第三壳体两侧的第一板体和位于两个第一板体之间的第二板体构成,所述第二板体下端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其上下移动;一对挤压件,其相对设置载物板上方,对于任一挤压件,其包括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所述第一推板的高度略小于第三壳体和载物板的间距,所述第二推板为中空腔,在所述第二推板中穿设有刀片,所述刀片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推板,所述刀片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推板;推动件,其设置于载物板下方,用于推动载物板上的原料块;传送件,其设置于第三壳体上,与所述推动件相对,所述第三壳体上位于传送件和载物板之间的一侧具有第三出料口;第四壳体,其设置于第三壳体的一侧,且第四壳体的第四进料口与第三壳体的第三出料口连通,所述第四壳体内设置有收料板,其通过滑轨可滑动的穿出所述第四壳体,所述收料板运动至第四壳体内时,其上表面与所述传送件衔接;切割件,其具有把手和由刀片构成的网格状切盘,所述切盘位于所述收料板正上方,通过把手带动所述切盘上下运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5822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