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保持式炉膛火焰电视投退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9172.0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0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伟;张景光;朱立军;张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热电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M11/04 | 分类号: | F23M11/0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白冬冬 |
地址: | 13003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自保持式炉膛火焰电视投退控制装置,属于电厂电子设备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继电器、接触器、24V直流电源等设备组成,用于自动控制炉膛火焰电视摄像头的推进、退出以及连锁控制压缩气源门的自保持式炉膛火焰电视投退控制装置。本发明就地控制箱P3通过电缆08与远程控制箱相连接,通过电缆02、03、04、05、06、07分别与就地设备相连接;在就地控制箱P3内有就地控制箱内接线端子G2、交流控制部分G3、直流控制G4、压缩空气电动门连锁控制部分G11、远程控制箱及端子G12。本发明制作所需物品均为现场常用元器件,价格低廉,使用本系统代替原设备将节约大量的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炉膛火焰 控制装置 自保持式 就地控制箱 远程控制箱 连锁控制 电缆 继电器 电子设备领域 电视 电视摄像头 交流控制 接线端子 就地控制 就地设备 设备组成 压缩空气 压缩气源 直流电源 直流控制 电动门 接触器 原设备 元器件 电厂 节约 退出 制作 | ||
【主权项】:
1.一种自保持式炉膛火焰电视投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⑴就地控制箱P3通过电缆08与远程控制箱相连接,通过电缆02、03、04、05、06、07分别与就地设备相连接;在就地控制箱P3内有就地控制箱内接线端子G2、交流控制部分G3、直流控制G4、压缩空气电动门连锁控制部分G11、远程控制箱及端子G12;⑵就地控制箱内接线端子G2:上排序号为本装置原理图中定义的节点号,其中Z1至Z48为直流控制回路内的节点;J51至J59为交流回路内的节点,下排序号为外接设备标识,下排描述为外接设备描述;⑶交流控制部分G3:左侧主线
,右侧主线
,引接自交流220V电源,![]()
通过空开KG1,空开下口线为J51、J52,中间由多个继电器接点、DC24V电源箱、交流接触器、急停按钮、电容器、电动机组成;由3个支路组成:①第1支路“24V直流电源支路”由DC24V电源箱组成,电源箱输出Z1、Z2线为直流控制部分主线分别接引至直流控制部分原理图中U1+、U1‑;②第2支路左侧即J51、J55之间部分,上部“推进接触器支路”由“推进动作”继电器K1.4NO通过节点J53与“退出”交流接触器A12.1NC串联、再通过节点J54与“推进”交流接触器A11的线圈串联组成;下部“退出接触器支路”由“退出动作”继电器K2.4NO通过节点J56与“推进”交流接触器A11.1NC串联、再通过节点J57与“退出”交流接触器A12的线圈串联组成;第2支路右侧即J55、J52之间部分,由“急停”按钮TB3.2NC组成;③第3支路“电机推进、退出运转支路”是AC220V的L线J51通过“推进”交流接触器A11.2NO、 “退出”交流接触器A12.2NO接至电机J58、J59,电容器并联在J58、J59,AC220V的N线J52接在电机的公共线上;⑷直流控制G4:左侧主线为U1+,右侧主线为U1‑,分别引接自G3交流控制部分原理图中第1支路“24V直流电源支路”电源箱输出Z1、Z2线;左侧节点U1+、U2+、U3+、U4+、U5+、U6+等电位,为DC24V+;右侧节点U1‑、U2‑、U3‑、U4‑、U5‑、U6‑等电位,为DC24V‑;包括推进控制部分G5、退出控制部分G6、到位、保护控制部分G7、推进自保持控制部分G8、指示灯控制部分G9、按钮控制部分G10;①推进控制部分G5:左侧主线Z1为DC24V+,右侧主线Z2为DC24V‑,分别引自G4直流控制原理总图中U1+、U1‑节点,并通过U2+、U2‑节点与下一部分G6退出控制部分原理图相连;中间由多个继电器接点串并联组合连接“推进动作”继电器K1的线圈部分;左侧Z1、Z4之间部分第1支路由“就地推进”继电器K11.1 NO通过节点Z3与“远程就地”继电器K10.1NC串联组成;左侧Z1、Z4之间部分第2支路由“推进动作”继电器K1.1 NO组成;左侧Z1、Z4之间部分第3支路由“推进保持”继电器K7.1NO通过节点Z9与“气源压力异常”继电器K8.1NC串联组成;左侧Z1、Z4之间部分第4支路由“远程推进”继电器K13.1NO通过节点Z10与“远程就地”继电器K10.2NO串联组成;中间Z4、Z8之间部分第1支路由“退出动作”继电器K2.1NC通过节点Z5与“进到位”继电器K3.1NC串联、再通过节点Z6与“欠压”继电器K5.1NC串联、再通过节点Z7与“超温”继电器K6.1NC串联组成;中间Z4、Z8之间部分第2支路由强制操作按钮TB4.1NO组成;右侧Z8、Z2之间部分由“推进动作”继电器K1的线圈组成;②退出控制部分G6:左侧主线Z1为DC24V+,右侧主线Z2为DC24V‑,分别引自G5推进控制部分原理图中U2+、U2‑节点,并通过U3+、U3‑节点与G7到位、保护控制部分原理图相连;中间由多个继电器接点串并联组合连接“退出动作”继电器K2的线圈部分;左侧Z1、Z12之间部分第1支路由“就地退出”继电器K12.1NO通过节点Z11与“远程就地”继电器K10.3NC串联组成;左侧Z1、Z12之间部分第2支路由“退出动作”继电器K2.2NO组成;左侧Z1、Z12之间部分第3支路由“欠压”继电器K5.2NO组成;左侧Z1、Z12之间部分第4支路由“超温”继电器K6.2NO组成;左侧Z1、Z12之间部分第5支路由“远程退出”继电器K14.1NO通过节点Z15与“远程就地”继电器K10.4NO串联组成;中间Z12、Z14之间部分第1支路由“推进动作”继电器K1.2NC通过节点Z13与“退到位”继电器K4.1NC串联组成;中间Z12、Z14之间部分第2支路由强制操作按钮TB4.2NO组成;右侧Z14、Z2之间部分由“退出动作”继电器K2的线圈组成;③到位、保护控制部分G7:左侧主线Z1为DC24V+,右侧主线Z2为DC24V‑,分别引自G6退出控制部分原理图中U3+、U3‑节点,并通过U4+、U4‑节点与G8推进自保持控制部分原理图相连;中间由8条支线并联组成;第1支路由进到位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 KG3.NO通过节点Z16与“进到位”继电器K3的线圈串联组成;第2支路由“进到位”继电器K3.2NO通过节点Z17与“进到位指示灯”L3串联组成;第3支路由退到位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KG4.NO通过节点Z18与“退到位”继电器K4的线圈串联组成;第4支路由“退到位”继电器K4.2NO通过节点Z19与“退到位指示灯”L4串联组成;第5支路由电接点压力表的常开触点P5.NO通过节点Z20与“欠压”继电器K5的线圈串联组成;第6支路由“欠压”继电器K5.3NO通过节点Z21与“欠压指示灯”L5串联组成;第7支路由温度保护开关的常开触点T6.NO通过节点Z22与“超温”继电器K6的线圈串联组成;第8支路由“超温”继电器K6.3NO通过节点Z23与“超温指示灯”L6串联组成;④推进自保持控制部分G8:左侧主线Z1为DC24V+,右侧主线Z2为DC24V‑,分别引自G7到位、保护控制部分原理图中U4+、U4‑节点,并通过U5+、U5‑节点与G9指示灯控制部分原理图相连;中间由多个继电器接点、按钮串并联组合连接“推进保持”继电器K7的线圈部分;左侧Z1、Z25之间部分第1支路由“急停按钮”的常闭触点TB3.1NC通过节点Z24与“推进保持”继电器K7.2 NO串联组成;左侧Z1、Z25之间部分第2支路由推进动作继电器K1.3NO连接节点Z29,“就地推进”继电器K11.2NO“远程推进”继电器K13.2NO并联,之后再与节点Z29、Z25串联组成;中部Z25、Z26之间部分由“推进保持投入旋钮”的常闭触点TX7.NC组成;中部Z26、Z28之间部分第1支路由“就地退出”继电器K12.2NC通过节点Z27与“远程退出”继电器K14.2NC串联组成;中部Z26、Z28之间部分第支路由退出动作继电器K2.3NC组成;右侧Z28、Z2之间部分由“推进保持”继电器K7的线圈组成;⑤指示灯控制部分G9:左侧主线Z1为DC24V+,右侧主线Z2为DC24V‑,分别引自G8推进自保持控制部分中U5+、U5‑节点,并通过U6+、U6‑节点与G10按钮控制部分原理图相连;中间由5条支线并联组成;第1支路由来自DCS系统的“气源异常”K8Y的常开触点K8Y.NO通过节点Z30与“气源异常”继电器K8的线圈串联组成;第2支路由“气源异常”继电器K8.2NO通过节点Z31与“气源异常指示灯”L8串联组成;第3支路由推进交流接触器A11.3NO通过节点Z31与“推进中指示灯” L1串联组成;第4支路由退出交流接触器A12.3NO通过节点Z32与“退出中指示灯”L2串联组成;第5支路由“欠压”继电器K5.4NO与“超温”继电器K6.4NO并联,通过节点Z34再与退出交流接触器A12.4NC串联、通过节点Z35再与“退到位”继电器K4.3NC串联、通过节点Z36再与“报警”指示灯L9串联组成;⑥按钮控制部分G10:左侧主线Z1为DC24V+,右侧主线Z2为DC24V‑,分别引自G9指示灯控制部分中U6+、U6‑节点;中间由7条支线并联组成;第1支路由“就地推进”继电器K11.3NO与“远程推进”继电器K13.3NO并联,再通过节点Z37与 “连锁开门”继电器K9线圈串联组成;第2支路由“远程/就地切换”旋钮TX10常开触点TX10.NO通过节点Z38与“远程/就地切换”继电器K10线圈串联组成;第3支路由“电源指示灯” L10组成;第4支路由就地“推进按钮”TB1常开触点TB1.NO通过节点Z39与“就地推进”继电器K11线圈串联组成;第5支路由就地“退出按钮”TB2常开触点TB2.NO通过节点Z40与“就地退出”继电器K12线圈串联组成;第6支路由“远程推进按钮”T1Y常开触点T1Y.NO通过节点Z41与“远程推进”继电器K13线圈串联组成;第7支路由“远程退出按钮”T2Y常开触点T2Y.NO通过节点Z42与“远程退出”继电器K14线圈串联组成;⑸压缩空气电动门连锁控制部分G11:K4.1NC接线见G6退出控制部分,K4.2NO接线见G7到位、保护控制部分原理,K4.3NC接线见G9指示灯控制部分,K4.4NO接线引至G2就地控制箱接线端子中Z45、Z46处;继电器K4线圈部分接线见G7到位、保护控制部分;K9.1NO接线引至G2就地控制箱接线端子中Z43、Z44处;继电器K9线圈部分接线见G10按钮控制部分;⑹远程控制箱及端子G12:远程电缆08:远程通信电缆,连接本装置的就地控制箱G1 整体系统中的就地控制箱P3和远程控制箱G1 整体系统中的P2;电缆08第1芯为DC24V+的公用线,引接就地控制箱Z1;同时短接第1芯与电缆09中Z48;电缆08第2芯接至就地控制箱Z30,同时短接第2芯与电缆09中Z47;电缆08第3芯Z41与Z2接至 “远程推进”按钮T1Y两端,Z41接至就地控制箱;电缆08第4芯Z42与Z2接至 “远程退出”按钮T2Y两端,Z42接至就地控制箱;电缆08第5芯为DC24V‑的公用线,引接就地控制箱Z2;电缆08第6芯引自就地控制箱Z17,与Z2接至“进到位远程指示灯”L3Y两端;电缆08第7芯引自就地控制箱Z19,与Z2接至“退到位远程指示灯”L4Y两端;电缆08第8芯引自就地控制箱Z21,与Z2接至“欠压远程指示灯”L5Y两端;电缆08第9芯引自就地控制箱Z23,与Z2接至“超温远程指示灯”L6Y两端;电缆08第10芯引自就地控制箱Z31,与Z2接至“气源异常远程指示灯”L8Y两端;电缆08第11芯引自就地控制箱Z36,与Z2接至“报警远程指示灯”L9Y两端;电缆09:取自G1 整体系统示意图中的P1DCS机柜中的DO信号“压缩空气压力异常波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热电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长春热电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5917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本体热风传递防堵装置
- 下一篇:分气杆组件与燃气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