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爆区地下硐室静爆开挖分部卸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2439.1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9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樊军伟;杨仕教;彭成;陈文昭;龙慧;江俊设;胡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00;E21D11/10;E21D11/15;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421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爆区地下硐室静爆开挖分部卸荷方法,向掌子面前方打设深度不一的密集锥形掏槽眼、水平空眼、水平辅助眼和水平周边眼作为第一步应力解除过程,将高地应力向不同深度的岩体内部转移;然后分步骤往锥形掏槽眼、水平辅助眼和水平周边眼灌注一个循环进尺的岩石静力破碎剂,依靠岩石破碎剂本身水化反应产生的30~80MPa以上的膨胀压力开挖岩体向前推进,在此作用下使掌子面附近的局部应力分步解除,开挖过程中待破碎岩体是在无震动、无噪音、无飞石和无毒害的情况下安全静力破碎,符合目前短进尺、多循环、弱爆破、少扰动、控制光面爆破效果等岩爆防治理念。消除或降低了岩体开挖导致应力重分布的能量积累水平,做到了既弱化围岩强度又不过分损伤围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爆区 地下 硐室静爆 开挖 分部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岩爆区地下硐室静爆开挖分部卸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岩性、岩石的坚硬程度、岩石的脆性、岩体结构、地应力情况及工程特性圈定岩爆倾向性围岩区域,并评估其岩爆烈度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S2、当掌子面开挖推进到岩爆发生区域前一定距离时在掌子面分区布设水平周边眼、水平辅助眼、水平空眼和锥形掏槽眼,并用凿岩机在掌子面上预定孔位钻孔,除水平空眼外其他孔位均为静爆孔;S3、调配静力破碎剂,灌注1.05倍循环进尺的锥形掏槽眼并等待锥形区岩体静爆;S4、调配静力破碎剂,灌注1倍循环进尺的水平辅助眼并等待岩体静爆;S5、调配静力破碎剂,灌注1倍循环进尺的水平周边眼并等待岩体静爆形成地下硐室的周边轮廓;S6、配合小型挖掘机完成一个循环进尺的硐室开挖和出渣作业;S7、经凿岩机延长1.05倍循环进尺的锥形掏槽眼和1倍循环进尺的水平空眼、水平辅助眼、水平周边眼;S8、重复步骤3~步骤7进行下一个循环的作业直至硐室开挖支护安全通过岩爆区一定距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6243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