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园天麻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64409.4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7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万全利;李红梅;王致晶;张众民;赵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天虫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24/15;A01G24/20;A01G24/22;A01G24/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2300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城***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园天麻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板材:采用桑叶、桑枝、桑根、甘蔗渣、棉花根、木荷树皮、蛭石粉和骨粉的混合料制板材;2)营养化及灭菌;3)选择栽培场地;4)园内土壤处理:在距离桑树主干120‑150cm处,挖深45‑50cm坑,将挖出的土壤暴晒、打碎、磨细后,与醋糟、毒沙土、秸秆粉充分混匀制成沙土,然后将所述沙土回填至坑内,使坑内沙土与地面形成10‑12cm高度差,最后浇透水,即成天麻栽培床;5)养菌;6)栽培。本发明采用桑园废弃物制备材木,既解决了发展天麻栽培产业时砍伐树木的问题,又有效利用了桑蚕产业中的废弃物资源;本发明采用自制材木替代传统直伐树木,同时达到了降低染杂几率,并多为天麻提供营养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天麻 桑园 天麻栽培 栽培 沙土 废弃物资源 树木 沙土回填 土壤处理 栽培场地 毒沙土 甘蔗渣 高度差 混合料 浇透水 秸秆粉 棉花根 营养的 营养化 蛭石粉 灭菌 桑叶 桑树 暴晒 醋糟 骨粉 混匀 磨细 桑枝 挖出 养菌 桑蚕 制备 打碎 废弃物 树皮 主干 自制 土壤 替代 制作 | ||
【主权项】:
1.一种桑园天麻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板材:以重量份计,取桑叶60‑80份、桑枝200‑300份、桑根70‑100份、甘蔗渣45‑60份、棉花根15‑20份、木荷树皮10‑15份、蛭石粉20‑30份、骨粉10‑20份,将上述木质原料粉碎至1‑3mm,并与蛭石粉、骨粉充分混合均匀后,制成厚5‑6cm、长200‑220cm、宽5‑8cm的板材,所述板材的上板面和侧面上设有若干槽口,板面槽口和侧面槽口之间相互交错形成“丄”字形;2)营养化及灭菌:将营养液灌入所述板材上板面的槽口中,在100‑120℃条件下,灭菌12‑15小时,其中,所述营养液按如下方法制备:以重量份计,取玉米粉40‑60份、酵素原液1‑3份、过磷酸钙2‑5份、醋糟粉5‑10份,将上述原料加入相当于其重量70‑80%的水中,磁化后即制成营养液;3)选择栽培场地:选择阴闭度0.6‑0.8的桑园作为生产基地;4)园内土壤处理:在距离桑树主干120‑150cm处,挖深45‑50cm坑,将挖出的土壤暴晒3‑5天后,充分打碎并磨细,再与醋糟、毒沙土、秸秆粉按重量比为60:5:10:25的比例充分混匀制成沙土,然后将所述沙土回填至坑内,使坑内沙土与地面形成10‑12cm高度差,最后浇透水,即成天麻栽培床;5)养菌:将发育成熟的蜜环菌丝截成3‑5cm小段,嵌入板材上板面的孔洞中,然后将板材置于温度为18‑28℃的温室内进行养菌,当板材上的孔洞中出现菌丝时,即养菌成功;6)栽培:当地表温度稳定在6℃以上时,进行下种栽植,先将有菌板材摆放在天麻栽培床内,板材间距5‑8cm,每2‑3块有菌板材间添加一块无菌板材,摆好后将天麻种子摆在密环菌丝周围,及时覆土12‑15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天虫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甘肃天虫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6440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山竹笋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铁皮石斛仿野生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