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虚拟化的软扇区组网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5181.0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7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唐余亮;陈增贤;黄联芬;张远见;李馨;王鑫芯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13 | 分类号: | H04B7/0413;H04B7/06;H04W16/10;H04W16/14;H04W16/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面向虚拟化的软扇区组网方法与装置,属于移动通信领域;具体为:软扇区形成模块计算在特定区域形成的软扇区所需天线的下倾角、水平角和天线数并在该特定区域形成软扇区;干扰分析模块计算每个软扇区的副瓣大小及垂直维、水平维波束的干扰角度并统计每个软扇区的干扰集合;资源共享模块统计软扇区与宏小区的负载情况并计算最佳带宽共享因子,实现带宽分割、软扇区资源复用和软扇区与宏小区间的资源共享;用户资源调度模块根据小区中的用户需求进行带宽资源调度;本发明采用大规模天线阵列的宏基站,在其覆盖区域动态地形成多个软扇区,从而减少small cell的部署,减少网络部署和运维成本,增强覆盖,提高系统吞吐量并增加网络灵活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虚拟 扇区 组网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面向虚拟化的软扇区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软扇区形成:根据宏蜂窝区域内所有待深度和精度覆盖的特定区域中的用户容量密度从大到小对每个特定区域进行排序,并根据天线数及系统吞吐量要求的限制条件选择在合适特定区域形成相应的软扇区;步骤2、软扇区干扰分析:根据相邻软扇区之间的副瓣干扰,确定每个软扇区的干扰集合以及所受干扰的大小;步骤3、软扇区资源分配:根据形成的软扇区集合中所占的负载比例决定宏小区和其软扇区共享带宽资源的最佳分割比例,实现资源共享;步骤4、资源调度;宏小区和软扇区根据用户需求为各自服务的用户进行带宽资源调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大学;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6518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