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种手段结合的脊柱康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7736.3 | 申请日: | 201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9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阚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2/02 | 分类号: | A61N2/02;A61N2/08;A61B5/318;A61B5/389;C09D5/26;C09D7/20;A63B71/06;A61K36/889;A61K36/896;A61K38/18;A61P19/08;A61P21/02;A61K35/55;A61K3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多种手段结合的脊柱康复系统。所述脊柱康复系统针对现代人不良生活习惯及疾病等原因导致的肌肉轻微挛缩和肌紧张进行治疗。其中含有多种促成骨和避免异位成骨的药物,所述药物通过特殊的包覆层有选择地的在组织间隙释放,并通过磁场设置在患处富集。为提高所述药物的活性,本发明还增加形成神经节干扰和人为弱碱性环境等的装置。本发明通过人体肌紧张相关神经节诱发放电,行之有效地改善肌肉、神经健康指标,促进损伤愈合;同时结合肌电检测实时进行自适应性调整以获得更好治疗效果。在上述电磁疗过程中为了实现更好的切入时机,在控制装置管理下该指示装置提示患者进行腹式呼吸以配合磁疗,避免诱发电位与正常人体心电的过多干扰。 | ||
搜索关键词: | 多种 手段 结合 脊柱 康复 系统 | ||
【主权项】:
1.多种手段结合的脊柱康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肌电检测模块1、磁疗模块2、按摩模块3、控制模块4、显示模块5、心电模块6以及骨伤模块7等;其中所述肌电检测模块实时检测人体表面肌电,并根据肌电水平和特征进行分类;所述控制模块根据肌电检测模块发来的分类结果进行判断,所述判断过程中D波传导正常时,如果间接波I波潜伏期达到正常时长1.5倍之上控制模块控制整个装置进入神经骨伤康复模式2‑3,其中:采用具有磁顺应性的磁性纳米粒子球混合物,其包含成骨素和破骨素;所述磁性纳米粒子球混合物置于加压阀中,加压阀与空心微针电极的微针尾端相连,受控制模块管理;在靶向场外加永磁体30分钟以上后,加压注入磁性纳米粒子球混合物;然后控制模块管理呼吸指示装置提示患者进行高频浅呼吸达到每分钟15次以上;同时,骨伤模块7的若干套干扰电极开始进行电流干扰;干扰位置包括皮温变色的高温标定位置以及特定交感神经节;工作模式2‑3执行完成一个周期时长后,控制模块再次控制整个系统进入新的一轮工作循环:执行经颅磁刺激,肌电检测模块对运动诱发电位MEP和表面肌电信号进行检测;当本轮诱发得到的I波延时没有达到同性别成人静息、肌肉松弛状态时正常时长的1.2倍之上时直接进入隐匿性骨折康复模式2‑4;其特征在于:在该工作模式2‑4中设定工作时程不少于30分钟并通过呼吸指示装置全程引导患者腹式呼吸;控制模块启动静磁场发生器324施加静磁场,大小0.6‑0.9T的静磁场施加于使用者躯干;在标记点上溯脊柱侧5‑10cm处设置超声作用区域;控制模块控制超声探头施加超声,所述超声汇聚深度0.8‑2.5cm,频率0.3‑1.0MHz,功率1mW/cm2;所用超声探头的换能器紧贴皮肤,换能器有效面积10mm×8mm,纵向垂直于人体脊柱方向;超声频率和强度随前述表面肌电拾取电极得到的肌电信号作出适应性调节,该反馈方式使得肌电的MPF下降值减小或换言之使得MPs值“升高”;控制模块同时控制干扰电流机启动神经节干扰电极对多个特定神经节的干扰,干扰的同时加压阀对空心微针电极输送磁性纳米粒子球混合物;对神经节的干扰同样可以选择轮转神经节干扰方式,神经节的选取包括但不限于星状、胸、腰、骶神经节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7773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