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功能雷达导航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3786.2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8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淑芝 |
主分类号: | G01S13/00 | 分类号: | G01S13/00;G01S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导航辅助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多功能雷达导航辅助装置,本装置能够有效的在移动时或是运输时减震,本装置设有移动部分能够移动,本装置在不使用时可以收回成箱子状,本装置能够旋转避免阳光直射,本装置能够调节高度,适合各种身高的人,雷达导航固定装置与升降控制装置固定连接,升降装置固定底板与升降控制装置固定连接,升降装置固定底板与减震装置固定连接,减震装置固定底板与减震装置固定连接,减震装置固定底板与雷达导航旋转装置固定连接,固定卡钩与雷达收回装置固定连接,移动装置与雷达收回装置固定连接,雷达收回装置与移动装置固定销相接触,移动装置与移动装置固定销相接触。 | ||
搜索关键词: | 雷达 固定底板 减震装置 移动装置 导航辅助 收回装置 升降控制装置 多功能雷达 升降装置 固定销 移动 减震 固定卡钩 固定装置 旋转装置 阳光直射 箱子 身高 运输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多功能雷达导航辅助装置,包括雷达导航固定装置(1)、升降控制装置(2)、升降装置固定底板(3)、减震装置(4)、减震装置固定底板(5)、雷达导航旋转装置(6)、固定卡钩(7)、雷达收回装置(8)、移动装置(9)、移动装置固定销(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达导航固定装置(1)的上端设置有夹紧横向控制装置(1‑1)、夹紧纵向控制装置(1‑2),夹紧横向控制装置(1‑1)与夹紧纵向控制装置(1‑2)相连接,且夹紧横向控制装置(1‑1)位于夹紧纵向控制装置(1‑2)下方,夹紧横向控制装置(1‑1)与升降控制装置(2)相连接,且夹紧横向控制装置(1‑1)位于升降控制装置(2)上方;所述夹紧横向控制装置(1‑1)的上端设置有控制杆(1‑1‑1)、控制杆连接块(1‑1‑2)、连接块固定板(1‑1‑3)、固定板固定销(1‑1‑4)、外壳体(1‑1‑5)、双向螺纹螺杆(1‑1‑6)、矩形滑块(1‑1‑7)、矩形滑块连接杆(1‑1‑8),控制杆(1‑1‑1)与控制杆连接块(1‑1‑2)相铰接,且控制杆(1‑1‑1)位于控制杆连接块(1‑1‑2)左方,控制杆连接块(1‑1‑2)与连接块固定板(1‑1‑3)固定连接,且控制杆连接块(1‑1‑2)位于连接块固定板(1‑1‑3)左方,连接块固定板(1‑1‑3)与固定板固定销(1‑1‑4)相接触,固定板固定销(1‑1‑4)与外壳体(1‑1‑5)相接触,连接块固定板(1‑1‑3)与外壳体(1‑1‑5)相接触,连接块固定板(1‑1‑3)与双向螺纹螺杆(1‑1‑6)固定连接,且连接块固定板(1‑1‑3)位于双向螺纹螺杆(1‑1‑6)左方,双向螺纹螺杆(1‑1‑6)与矩形滑块(1‑1‑7)相接触,矩形滑块(1‑1‑7)与矩形滑块连接杆(1‑1‑8)固定连接,且矩形滑块(1‑1‑7)位于矩形滑块连接杆(1‑1‑8)下方;所述夹紧纵向控制装置(1‑2)的上端设置有紧固螺钉(1‑2‑1)、紧固弯板(1‑2‑2)、卡条(1‑2‑3)、导航压块(1‑2‑4)、外箱体(1‑2‑5),紧固螺钉(1‑2‑1)与外箱体(1‑2‑5)相连接,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紧固螺钉(1‑2‑1)与紧固弯板(1‑2‑2)相铰接,紧固弯板(1‑2‑2)与卡条(1‑2‑3)相接触,卡条(1‑2‑3)与导航压块(1‑2‑4)相接触,卡条(1‑2‑3)与外箱体(1‑2‑5)相接触,导航压块(1‑2‑4)与外箱体(1‑2‑5)相接触,外箱体(1‑2‑5)与滑块连接杆(1‑1‑8)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控制装置(2)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杆(2‑1)、卡口(2‑2)、升降套筒(2‑3)、固定螺钉(2‑4),升降杆(2‑1)与卡口(2‑2)相连接,升降杆(2‑1)与升降套筒(2‑3)相接触,卡口(2‑2)与升降套筒(2‑3)相接触,固定螺钉(2‑4)与升降套筒(2‑3)螺纹连接,固定螺钉(2‑4)与卡口(2‑2)螺纹连接,升降套筒(2‑3)与升降装置固定底板(3)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4)的上端设置有减震摆杆(4‑1)、减震套筒(4‑2),减震摆杆(4‑1)与升降装置固定底板(3)固定连接,且减震摆杆(4‑1)位于升降装置固定底板(3)下方,减震摆杆(4‑1)与减震装置固定底板(5)固定连接,且减震摆杆(4‑1)位于减震装置固定底板(5)上方,减震套筒(4‑2)与升降装置固定底板(3)固定连接,且减震套筒(4‑2)位于升降装置固定底板(3)下方,减震套筒(4‑2)与减震装置固定底板(5)固定连接,且减震套筒(4‑2)位于减震装置固定底板(5)上方;所述减震摆杆(4‑1)的上端设置有伸缩大套筒(4‑1‑1)、伸缩小套筒(4‑1‑2)、套筒连接块(4‑1‑3),伸缩大套筒(4‑1‑1)与升降装置固定底板(3)相连接,且伸缩大套筒(4‑1‑1)位于升降装置固定底板(3)下方,伸缩大套筒(4‑1‑1)与伸缩小套筒(4‑1‑2)相接触,伸缩小套筒(4‑1‑2)与套筒连接块(4‑1‑3)相铰接,套筒连接块(4‑1‑3)与减震装置固定底板(5)固定连接,且套筒连接块(4‑1‑3)位于减震装置固定底板(5)上方;所述减震套筒(4‑2)的上端设置有减震小套筒(4‑2‑1)、减震弹簧(4‑2‑2)、减震大套筒(4‑2‑3),减震小套筒(4‑2‑1)与升降装置固定底板(3)相连接,且减震小套筒(4‑2‑1)位于升降装置固定底板(3)下方,减震小套筒(4‑2‑1)与减震弹簧(4‑2‑2)相接触,弹簧(4‑2‑2)与减震大套筒(4‑2‑3)相接触,减震大套筒(4‑2‑3)与减震装置固定底板(5)相连接,且减震大套筒(4‑2‑3)位于减震装置固定底板(5)下方,减震小套筒(4‑2‑1)与减震大套筒(4‑2‑3)相接触;所述雷达导航旋转装置(6)的上端设置有旋转装置固定底座(6‑1)、弧形滑块(6‑2)、弧形滑块连接杆(6‑3),旋转装置固定底座(6‑1)与弧形滑块(6‑2)相接触,旋转装置固定底座(6‑1)与弧形滑块连接杆(6‑3)相接触,弧形滑块(6‑2)与弧形滑块连接杆(6‑3)固定连接,且弧形滑块(6‑2)位于弧形滑块连接杆(6‑3)下方,弧形滑块连接杆(6‑3)与减震装置固定底板(5)固定连接,且弧形滑块连接杆(6‑3)位于减震装置固定底板(5)下方,旋转装置固定底座(6‑1)与雷达收回装置(8)固定连接,且旋转装置固定底座(6‑1)位于雷达收回装置(8)上方;所述固定卡钩(7)的上端设置有弯钩(7‑1)、深沟球轴承(7‑2),弯钩(7‑1)与雷达收回装置(8)相接触,弯钩(7‑1)与深沟球轴承(7‑2)相连接,深沟球轴承(7‑2)与雷达收回装置(8)固定连接,且深沟球轴承(7‑2)位于雷达收回装置(8)上方;所述雷达收回装置(8)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板(8‑1)、转杆(8‑2)、弹簧一(8‑3)、收回箱体(8‑4)、弹簧二(8‑5),固定板(8‑1)与弹簧一(8‑3)相连接,弹簧一(8‑3)与收回箱体(8‑4)相连接,固定板(8‑1)与收回箱体(8‑4)相接触,转杆(8‑2)与收回箱体(8‑4)相铰接,转杆(8‑2)与弹簧二(8‑5)相连接,弹簧二(8‑5)与收回箱体(8‑4)相连接;所述移动装置(9)的上端设置有轮子固定杆(9‑1)、固定杆连接轴(9‑2)、轮子固定套(9‑3)、移动轮子(9‑4),轮子固定杆(9‑1)与固定杆连接轴(9‑2)相铰接,固定杆连接轴(9‑2)与雷达收回装置(8)固定连接,轮子固定杆(9‑1)与轮子固定套(9‑3)固定连接,轮子固定套(9‑3)与移动轮子(9‑4)相接触;所述雷达导航固定装置(1)与升降控制装置(2)固定连接,升降装置固定底板(3)与升降控制装置(2)固定连接,升降装置固定底板(3)与减震装置(4)固定连接,减震装置固定底板(5)与减震装置(4)固定连接,减震装置固定底板(5)与雷达导航旋转装置(6)固定连接,固定卡钩(7)与雷达收回装置(8)固定连接,移动装置(9)与雷达收回装置(8)固定连接,雷达收回装置(8)与移动装置固定销(10)相接触,移动装置(9)与移动装置固定销(10)相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淑芝,未经张淑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8378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