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雷达控制人行道通行护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2407.6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5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淑芝 |
主分类号: | G08G1/005 | 分类号: | G08G1/005;G08G1/052;E01F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板,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雷达控制人行道通行护板,不仅可以通过雷达监测往来车速,以便识别行人是否可以过道,还可以通过电机带动转轴旋转,控制隔板的旋转,打开人行通道;而且可以调节雷达的高度,方向,角度。雷达支架通过螺丝固定在支撑座的右侧;透气网与支撑座螺纹配合;电机固定在一起支撑座的右侧;隔板设有三个,隔板固定在轴承的上部;轴承盖设有三个,轴承盖固定在支撑座上;转轴设有三个。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座 隔板 多功能雷达 轴承盖 护板 人行道 电机带动转轴 电机固定 雷达监测 雷达支架 螺丝固定 人行通道 通行 透气网 螺纹 转轴 轴承 车速 过道 雷达 配合 | ||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雷达控制人行道通行护板,包括雷达支架(1)、透气网(2)、电机(3)、隔板(4)、轴承盖(5)、转轴(6)、支撑座(7),其特征在于:雷达支架(1)由雷达(1‑1)、旋转套(1‑2)、伸缩护套(1‑3)、卡环(1‑4)、螺纹柱(1‑5)组成;雷达(1‑1)左侧与旋转套(1‑2)相连接;旋转套(1‑2)内部与螺纹柱(1‑5)螺纹配合,旋转套(1‑2)下部与伸缩护套(1‑3)通过螺丝固定在一起;伸缩护套(1‑3)上部固定在旋转套(1‑2)上,伸缩护套(1‑3)下部固定在螺纹柱(1‑5)上;卡环(1‑4)位于伸缩护套(1‑3)的下部;螺纹柱(1‑5)组成下部与支撑座(7)通过螺丝固定在一起;旋转套(1‑2)由雷达紧固螺丝(1‑2‑1)、雷达架(1‑2‑2)、把手(1‑2‑3)、内螺纹(1‑2‑4)、护套螺孔(1‑2‑5)组成;雷达紧固螺丝(1‑2‑1)与雷达架(1‑2‑2)螺纹配合,雷达紧固螺丝(1‑2‑1)与雷达(1‑1)接触;雷达架(1‑2‑2)下部焊接在旋转套(1‑2)的上部,雷达架(1‑2‑2)上部与雷达(1‑1)相连接;把手(1‑2‑3)为圆环状,把手(1‑2‑3)焊接在旋转套(1‑2)的侧壁上部;内螺纹(1‑2‑4)位于旋转套(1‑2)的内部;护套螺孔(1‑2‑5)位于旋转套(1‑2)的外部下侧,护套螺孔(1‑2‑5)设有四个;伸缩护套(1‑3)由内六角螺丝(1‑3‑1)、伸缩套(1‑3‑2)、固定套(1‑3‑3)、固定槽(1‑3‑4)组成;内六角螺丝(1‑3‑1)设有四个,内六角螺丝(1‑3‑1)穿过上部固定套(1‑3‑3)的通孔,内六角螺丝(1‑3‑1)与旋转套(1‑2)螺纹配合;伸缩套(1‑3‑2)为波纹状,伸缩套(1‑3‑2)两端连接有固定套(1‑3‑3);固定套(1‑3‑3)设有两个,上部固定套(1‑3‑3)上加工有四个通孔,下部固定套(1‑3‑3)上加工有环状凹槽;固定槽(1‑3‑4)位于下固定套(1‑3‑3)上;卡环(1‑4)由钢片(1‑4‑1)、钩(1‑4‑2)、环(1‑4‑3)、拉手(1‑4‑4)、座(1‑4‑5)组成;钢片(1‑4‑1)为环状,钢片(1‑4‑1)一端焊接有钩(1‑4‑2),钢片(1‑4‑1)一端焊接有座(1‑4‑5);钩(1‑4‑2)位于钢片(1‑4‑1)的一端;环(1‑4‑3)一端穿过拉手(1‑4‑4)中部圆孔;拉手(1‑4‑4)一端通过销与座(1‑4‑5)相连接,拉手(1‑4‑4)中部加工有圆孔,拉手(1‑4‑4)中部与环(1‑4‑3)相连接;座(1‑4‑5)位于钢片(1‑4‑1)的另一端,座(1‑4‑5)上加工有圆孔;螺纹柱(1‑5)由螺纹(1‑5‑1)、圆柱(1‑5‑2)、固定孔(1‑5‑3)、连接柱(1‑5‑4)组成;螺纹(1‑5‑1)位于圆柱(1‑5‑2)的上部,螺纹(1‑5‑1)与旋转套(1‑2)螺纹配合;圆柱(1‑5‑2)位于旋转套(1‑2)的下部,圆柱(1‑5‑2)下部与支撑座(7)接触;固定孔(1‑5‑3)设有两个,固定孔(1‑5‑3)水平方向,固定孔(1‑5‑3)位于连接柱(1‑5‑4)上;连接柱(1‑5‑4)位于圆柱(1‑5‑2)的下部,连接柱(1‑5‑4)上加工有两个圆孔,连接柱(1‑5‑4)位于支撑座(7)通过螺丝固定在一起;透气网(2)由支撑圈(2‑1)、网(2‑2)组成;支撑圈(2‑1)为圆环状,支撑圈(2‑1)外部加工有螺纹,支撑圈(2‑1)与支撑座(7)螺纹配合;网(2‑2)为圆状,网(2‑2)焊接在支撑圈(2‑1)的内部;电机(3)由电机(3‑1)、连接块(3‑2)、电机带轮(3‑3)、皮带一(3‑4)组成;电机(3‑1)下部通过电机轴与电机带轮(3‑3)相连接;连接块(3‑2)设有四个,连接块(3‑2)中部加工有圆孔,连接块(3‑2)焊接在电机(3‑1)的中部;电机带轮(3‑3)通过销与电机轴横向固定,电机带轮(3‑3)通过螺帽与电机轴纵向固定;皮带一(3‑4)一端套在电机带轮(3‑3)上,皮带一(3‑4)一端套在中间带轮(6‑2)上;隔板(4)由观察板(4‑1)、连接孔(4‑2)、连接板(4‑3)组成;观察板(4‑1)为长方形,观察板(4‑1)固定在连接板(4‑3)的上部;连接孔(4‑2)设有六个,连接孔(4‑2)位于连接板(4‑3)的中部;连接板(4‑3)通过螺丝固定在转轴(6)的上部;轴承盖(5)由固定通孔(5‑1)、轴孔(5‑2)、轴承盖(5‑3)组成;固定通孔(5‑1)设有四个,固定通孔(5‑1)内部穿过固定螺丝;轴孔(5‑2)为位于轴承盖(5‑3)的中部,轴孔(5‑2)中穿过转轴(6);轴承盖(5‑3)为圆形,轴承盖(5‑3)中部加工有圆孔;转轴(6)由轴(6‑1)、中间带轮(6‑2)、皮带二(6‑3)、螺帽(6‑4)、轴承(6‑5)、轴套(6‑6)、销(6‑7)组成;轴(6‑1)上部通过螺丝与隔板(4)固定在一起,轴(6‑1)中部与轴承(6‑5)固定在一起,轴(6‑1)下部与中间带轮(6‑2)固定在一起;中间带轮(6‑2)为双层带轮,中间带轮(6‑2)中加工有长方形销槽,中间带轮(6‑2)横向通过销(6‑7)与轴(6‑1)固定在一起,中间带轮(6‑2)纵向通过螺帽(6‑4)与轴(6‑1)固定在一起;皮带二(6‑3)一端套在中间带轮(6‑2)的上部;螺帽(6‑4)位于中间带轮(6‑2)下部,螺帽(6‑4)与轴(6‑1)螺纹配合;轴承(6‑5)设有两个,轴承(6‑5)设有两个,轴承(6‑5)位于轴(6‑1)的中部;轴套(6‑6)为圆筒状,轴套(6‑6)为与轴承(6‑5)之间;销(6‑7)为长方形,销(6‑7)一部分与轴(6‑1)接触,销(6‑7)一部分与中间带轮(6‑2)接触;轴(6‑1)由固定螺纹孔(6‑1‑1)、隔板座(6‑1‑2)、轴杆(6‑1‑3)、销槽(6‑1‑4)、螺纹固定端(6‑1‑5)组成;固定螺纹孔(6‑1‑1)位于轴杆(6‑1‑3)的上部,固定螺纹孔(6‑1‑1)设有两组,固定螺纹孔(6‑1‑1)每组设有六个;隔板座(6‑1‑2)位于轴杆(6‑1‑3)上部,隔板座(6‑1‑2)为U形;轴杆(6‑1‑3)上部与隔板座(6‑1‑2)固定在一起,轴杆(6‑1‑3)下部与螺纹固定端(6‑1‑5)固定在一起;销槽(6‑1‑4)为长方形,销槽(6‑1‑4)位于轴杆(6‑1‑3)的下部;螺纹固定端(6‑1‑5)位于轴杆(6‑1‑3)的下部,螺纹固定端(6‑1‑5)与螺帽(6‑4)螺纹配合;支撑座(7)由轴承盖座(7‑1)、轴承座(7‑2)、电机座(7‑3)、螺纹柱固定孔(7‑4)组成;轴承盖座(7‑1)位于支撑座(7)的上表面,轴承盖座(7‑1)为圆状,轴承盖座(7‑1)与轴承盖(5)固定在一起,轴承盖座(7‑1)设有三个;轴承座(7‑2)位于支撑座(7)的中部,轴承座(7‑2)设有三个;电机座(7‑3)位于支撑座(7)的右侧,电机座(7‑3)通过螺丝与电机(3)固定在一起;螺纹柱固定孔(7‑4)位于支撑座(7)的右侧,螺纹柱固定孔(7‑4)左侧加工两个螺纹孔,螺纹柱固定孔(7‑4)通过螺丝与螺纹柱(1‑5)固定在一起;雷达支架(1)通过螺丝固定在支撑座(7)的右侧;透气网(2)与支撑座(7)螺纹配合;电机(3)固定在一起支撑座(7)的右侧;隔板(4)设有三个,隔板(4)固定在轴承(6)的上部;轴承盖(5)设有三个,轴承盖(5)固定在支撑座(7)上;转轴(6)设有三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淑芝,未经张淑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9240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