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器件的无线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21468.0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1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3/00;G06F21/88 |
代理公司: | 11530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婷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城南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可变器件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结构包括提示灯板、耳机外壳、传输距离警示装置、外耳勾、防尘塞、耳塞,提示灯板背部通过镶嵌的方式安装在耳机外壳正端面,传输距离警示装置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耳机外壳内部,底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耳机外壳顶端,防尘塞背部通过镶嵌的方式安装在耳机外壳内部,耳机外壳远离提示灯板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耳塞内部,本发明主要利用微型震动提示机构与灯光连接机构相互配合,通过可变阻件输送机构进行触发,从而提示使用者信号源的位置,无线耳机在使用中通过微型震动提示机构与灯光连接机构使用者判定信号源的覆盖距离,可以在信号源发射器例如手机被盗时及时发现。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外壳 嵌入的 提示灯 耳塞 无线通信设备 传输距离 警示装置 可变器件 连接机构 提示机构 防尘塞 镶嵌 使用者信号 灯光 震动 覆盖距离 判定信号 手机被盗 输送机构 无线耳机 发射器 可变阻 信号源 正端面 触发 底端 外耳 提示 配合 发现 | ||
【主权项】:
1.可变器件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提示灯板(1)、耳机外壳(2)、传输距离警示装置(3)、外耳勾(4)、防尘塞(5)、耳塞(6),所述提示灯板(1)背部通过镶嵌的方式安装在耳机外壳(2)正端面,所述传输距离警示装置(3)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耳机外壳(2)内部,所述外耳勾(4)的底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耳机外壳(2)顶端,所述防尘塞(5)背部通过镶嵌的方式安装在耳机外壳(2)内部,所述耳机外壳(2)远离提示灯板(1)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耳塞(6)内部;/n所述传输距离警示装置(3)包括电压被动机构(31)、微型震动提示机构(32)、双向制动机构(33)、灯光连接机构(34)、蓄电机构(35)、接收机构(36)、可变阻件输送机构(37)、电源控制机构(38),所述耳机外壳(2)内部顶端安装有接收机构(36),所述接收机构(36)正下方安装有电压被动机构(31)且固定在耳机外壳(2)内部侧壁,所述电压被动机构(31)正下方依次设有电源控制机构(38)、双向制动机构(33)、灯光连接机构(34),电源控制机构(38)与双向制动机构(33)连接在一起,所述双向制动机构(33)底端与灯光连接机构(34)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微型震动提示机构(32)设于双向制动机构(33)远离可变阻件输送机构(37)一端且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耳机外壳(2)内部侧壁,所述可变阻件输送机构(37)设于双向制动机构(33)远离微型震动提示机构(32)一端且与蓄电机构(35)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耳机外壳(2)内部底端安装有蓄电机构(35);/n所述电压被动机构(31)包括防护壳(311)、第一连接电源线(312)、支撑架(313)、电压测量板(314)、感应块(315)、第二连接电源线(316)、MOS管(317),所述电压测量板(314)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防护壳(311)内部底端,所述MOS管(317)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电压测量板(314)远离感应块(315)一侧,所述感应块(315)底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电压测量板(314)顶端内部,所述防护壳(311)通过嵌入在支撑架(313)内部从而安装固定在耳机外壳(2)内部底端,所述第一连接电源线(312)首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电源线(316)顶端远离MOS管(317)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电源线(312)末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感应块(315)顶端,所述第二连接电源线(316)底端与蓄电机构(35)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n所述微型震动提示机构(32)包括防护软垫(321)、软胶环(322)、蜂鸣器(323)、通电端子(324)、固定支脚(325),所述防护软垫(321)远离蜂鸣器(323)一端通过镶嵌的方式安装在耳机外壳(2)内部侧面,所述蜂鸣器(323)外环面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软胶环(322)内环面,所述通电端子(324)靠近防护软垫(321)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蜂鸣器(323)远离防护软垫(321)一端,所述固定支脚(325)共设有两个且靠近防护软垫(321)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分别固定连接于蜂鸣器(323)远离防护软垫(321)一侧上下两端;/n所述双向制动机构(33)包括Y型拨拉架(331)、定滑轮(332)、第一定距拉线(333)、镂空滑杆(334)、限位推杆(335)、第二复位弹簧(336)、固定导套(337),所述镂空滑杆(334)远离Y型拨拉架(331)一端通过销钉与电源控制机构(38)底端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镂空滑杆(334)远离电源控制机构(38)一端通过销钉与Y型拨拉架(331)远离第一定距拉线(333)一端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Y型拨拉架(331)远离镂空滑杆(334)一端通过第一定距拉线(333)与限位推杆(335)远离第二复位弹簧(336)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限位推杆(335)远离镂空滑杆(334)一端由右至左依次贯穿于第二复位弹簧(336)与固定导套(337)中间位置,所述定滑轮(332)外环面与第一定距拉线(333)内表面贴合,所述限位推杆(335)远离固定导套(337)一端通过导线与灯光连接机构(34)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n所述灯光连接机构(34)包括灯板连接块(341)、导滑筒(342)、顶出弹簧(343)、通电块(344)、三角定滑轮(345)、第二定距拉线(346),所述灯板连接块(341)正端面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提示灯板(1)内部,所述灯板连接块(341)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导滑筒(342)底端,所述顶出弹簧(343)共设有两个且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通电块(344)左右两端,所述通电块(344)外环面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导滑筒(342)内表面,所述通电块(344)顶端通过导线与限位推杆(335)远离固定导套(337)一端电连接;/n所述蓄电机构(35)包括蓄电池(351)、电池固定架(352)、接收电源线(353)、充电插头(354),所述充电插头(354)远离灯光连接机构(34)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耳机外壳(2)内部侧面,所述接收电源线(353)远离蓄电池(351)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充电插头(354)远离耳机外壳(2)内部侧面一端,所述接收电源线(353)远离充电插头(354)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蓄电池(351)靠近充电插头(354)一端,所述蓄电池(351)顶端远离接收电源线(353)一侧与第二连接电源线(316)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n所述接收机构(36)包括无线信号接收传播端子(361)、吊架(362)、电线支脚(363)、共震盘(364)、第二电线支脚(365),所述无线信号接收传播端子(361)底端通过镶嵌的方式安装在耳机外壳(2)顶端内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传播端子(361)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共震盘(364)顶端,所述第二电线支脚(365)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共震盘(364)底端,所述电线支脚(363)顶端与第二电线支脚(365)顶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吊架(362)底端,所述第二电线支脚(365)底端与可变阻件输送机构(37)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电线支脚(363)底端与蓄电池(351)顶端远离接收电源线(353)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n所述可变阻件输送机构(37)包括传输板定位架(371)、传输板(372)、第三电源线(373)、可变电阻(374)、输入电源线(375),所述传输板(372)正端面远离可变电阻(374)一端,所述传输板定位架(371)共设有四个且两个一组分别安装在372的上下端,所述可变电阻(374)背部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传输板(372)正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输入电源线(375)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传输板(372)正端面中间靠下位置,所述传输板(372)正端面中间靠上位置与第二电线支脚(365)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n所述电源控制机构(38)包括强力磁块(381)、隔离板(382)、第一复位弹簧(383)、固定导电杆(384)、电磁块(385),所述隔离板(382)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电磁块(385)顶端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83)共设有两个且采用电焊的方式分别固定安装于电磁块(385)底端左右两端,所述隔离板(382)顶端通过第一复位弹簧(383)与电磁块(385)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强力磁块(381)顶端与隔离板(382)底端通过黏合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强力磁块(381)底端通过销钉与镂空滑杆(334)远离Y型拨拉架(331)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2146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耳机的主从状态分配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4G通讯的脖挂式运动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