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材料自支撑性的STL格式3D模型支撑结构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5277.6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4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余思佳;曹新阳;周映宏;田从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118 | 分类号: | B29C64/118;B29C64/24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马林中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材料自支撑性的STL格式3D模型支撑结构生成方法,涉及3D打印支撑结构领域,本发明在确定支撑体时包括确定基础支撑体和确定最终支撑体,基础支撑体为三角面片△BCD和A点组成的三棱锥,A点与△BCD形成的三个侧面与打印平台所成角度值等于打印临界角θ;如果基础支撑体与模型或打印平台相交,则只保留模型或打印平台与三角面片之间的部分支撑体作为最终支撑体;如果基础支撑体与打印模型或打印平台不相交,则对基础支撑体进行向下延伸,延伸后得到的三棱锥与模型相交的表面区域或与打印平台相交的表面区域中Z坐标最大的一点作为支撑点E,最终支撑体即为E‑BCD,本发明的方法同时具有支撑结构耗材量低、支撑稳固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材料 支撑 stl 格式 模型 结构 生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材料自支撑性的STL格式3D模型支撑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识别打印模型(2)的待支撑区域;S2:对待支撑区域的任意一个三角面片添加支撑体;S2包括:S21:确定基础支撑体(1);基础支撑体(1)为三角面片△BCD和A点组成的三棱锥,A点与△BCD形成的三个侧面与打印平台(3)所成角度值等于打印临界角θ;S22:确定最终支撑体,以最终支撑体作为添加的支撑体;如果基础支撑体(1)与打印模型或打印平台(3)相交,则只保留打印模型或打印平台(3)与待支撑三角面片之间的部分支撑体作为最终支撑体;如果基础支撑体(1)与打印模型或打印平台(3)不相交,则进行如下步骤:S221:将A点与△BCD形成的三条棱边以A点为起点进行延伸得到三棱锥A‑B’C’D’,延伸方向分别与三条棱边在同一直线上,B’点、C’点和D’点均位于打印平台(3)所在的平面;S222:选取三棱锥A‑B’C’D’与打印模型(2)相交的表面区域和△B’C’D’区域中Z坐标最大的一点作为最终支撑点E,△BCD与E点形成的三棱锥为最终支撑体;S3:对添加的支撑体表面进行三角剖分,并对整个STL文件进行数据更新;S4:重复S2‑S3,直到待支撑区域中所有的三角面片都添加了支撑体;所有的支撑体共同组成了整个3D模型的支撑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5527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