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图像模型多角度展示的3D打印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67301.8 | 申请日: | 201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3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闫胜昝;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F5/02 | 分类号: | A47F5/02;G09F9/00;B08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朱海江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像模型多角度展示的3D打印平台,包括支撑架、旋转电机、旋转架、承托装置和传送装置,所述的支撑架的上端中部上通过电机套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旋转架,旋转架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一个承托装置,每个承托装置的外侧均分布有一个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安装在旋转架。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3D打印产品进行展览时存在的不同的展件需要不同的固定机构、展件无法进行展示角度的调节、展件顶部无法被展示、展件的取出操作复杂、无法在展件取出时对其外侧面进行清理等难题;可以实现对3D打印展件进行牢固的锁定、对3D打印展件进行不同角度旋转的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展件 旋转架 承托装置 传送装置 旋转电机 打印 多角度展示 打印平台 图像模型 支撑架 取出 固定机构 角度旋转 电机套 输出轴 上端 展示 锁定 侧面 展览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图像模型多角度展示的3D打印平台,包括支撑架(1)、旋转电机(2)、旋转架(3)、承托装置(4)和传送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的上端中部上通过电机套安装有旋转电机(2),旋转电机(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旋转架(3),旋转架(3)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一个承托装置(4),每个承托装置(4)的外侧均分布有一个传送装置(5),传送装置(5)安装在旋转架(3);其中:所述的承托装置(4)包括承托电机(41)、承托滑柱(42)、承托滑槽(43)、承托转盘(44)、承托连柱(45)、固定机构(46)、夹持机构(47)、调节支链(48)和固定板(49),承托电机(41)通过电机套安装在旋转架(3)的顶部上,承托电机(4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承托转盘(44),承托滑槽(43)安装在旋转架(3)的顶部上,承托电机(41)的外侧对称分部有承托滑柱(42),承托滑柱(42)的顶部与承托转盘(44)的底部相连接,承托滑柱(42)的底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承托滑槽(43)相连接,承托转盘(44)的顶部外端上均匀安装有调节支链(48),承托连柱(45)的底部安装在承托转盘(44)的中部上端面上,承托连柱(45)的顶部上通过球铰链安装有固定板(49),固定板(49)的中部设置有圆形孔,固定机构(46)安装在固定板(49)上,固定板(49)的左右两端均分布有一个夹持机构(47),夹持机构(47)安装在旋转架(3)的顶部上;所述的传送装置(5)包括传送框(51)、传送液压缸(52)、传送支板(53)、锁定机构(54)、归位推杆(55)和归位连架(56),传送框(51)位于承托装置(4)的外侧,传送框(51)的中部与旋转架(3)相连接,传送框(51)为空心方框形结构,传送框(51)的端设置有方槽,传送框(51)的右侧面设置有两个滑槽,传送框(51)设置的滑槽对称分布在传送框(51)上方槽的前后两侧,传送框(51)的左端设置有出料槽,传送液压缸(52)的底部安装在传送框(51)的下端上侧面上,传送液压缸(52)的顶部上安装有传送支板(53),传送支板(53)为凹形结构,且传送支板(53)的凹形结构内设置有滑槽,锁定机构(54)安装在传送支板(53)上,归位推杆(55)的顶部与锁定机构(54)的右端相连接,归位推杆(55)的底部安装在归位连架(56)上,归位连架(56)的左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传送框(51)设置的滑槽相连接;所述的固定机构(46)包括固定连扳(461)、固定吸盘(462)、固定推杆(463)、推杆连架(464)、卡紧推杆(465)和卡紧架(466),固定连扳(461)位于固定板(49)设置的圆形孔内,固定吸盘(462)安装在固定连扳(461)的顶部上,固定推杆(463)的顶部与固定连扳(461)的底部相连接,固定推杆(463)的中部穿过固定板(49),固定推杆(463)的底部通过推杆连架(464)安装在固定板(49)的底部上,固定板(49)的上侧面外端上对称安装有卡紧推杆(465),卡紧架(466)安装在卡紧推杆(465)的顶部上,卡紧架(466)为L型结构,且卡紧架(466)的上端为梯形结构;所述的夹持机构(47)包括夹持电动滑块(471)、夹持电机(472)、夹持转板(473)、夹持推杆(474)、夹持架(475)、夹持凸块(476)、凸块弹簧(477)、贴紧板(478)、贴紧弹簧(479)和夹持立板(4710),夹持立板(4710)安装在旋转架(3)的顶部上,夹持立板(4710)的内侧面上安装有夹持电动滑块(471),夹持电机(472)通过电机套安装在夹持电动滑块(471)上,夹持电机(47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夹持转板(473),夹持架(475)通过夹持推杆(474)安装在夹持转板(473)的内侧面上,夹持架(475)为凹形结构,夹持架(475)的内端上均匀设置有方槽,夹持架(475)的内端上均匀设置有卡齿,夹持架(475)上的方槽与夹持架(475)上的卡齿相互交错布置,夹持架(475)上的每个方槽内均通过凸块弹簧(477)安装有夹持凸块(476),夹持凸块(476)的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卡齿,贴紧弹簧(479)均匀安装在夹持架(475)的凹形结构内,贴紧弹簧(479)上均匀安装有贴紧板(478),且贴紧板(478)为柔性材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6730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