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分段压针且压针相对位置可调的菱角、下盘提花编织机构及针织圆纬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3261.6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2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镇宏;张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全能智控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2 | 分类号: | D04B15/3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智雄;黄秀婷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为一种可分段压针且压针相对位置可调的菱角、下盘提花编织机构及针织圆纬机。本发明中菱角包括固定块、活动块、浮线、集圈压针轨道、成圈压针轨道、活动组件、联动组件;活动块设有第一调节装置、第一长条孔、第二长条孔;第一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滑槽,第一压块、第一弹簧、第一杠杆;第一杠杆包括第一阻力臂、第一动力臂、压辊;活动块还设有第二调节装置,包括第二滑槽、第二压块、第二弹簧、避空槽、连通孔;活动组件包括连杆及第二杠杆;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杆,联动杆设有安装孔、安装槽。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机器运行过程中改变压针针位的高度及前后位置的一种可分段压针且压针相对位置可调的菱角。 | ||
搜索关键词: | 压针 菱角 调节装置 位置可调 活动块 可分段 针织圆纬机 活动组件 联动组件 提花编织 压针轨道 杠杆 长条孔 联动杆 弹簧 滑槽 下盘 机器运行过程 第一压块 纺织设备 前后位置 安装槽 安装孔 避空槽 固定块 连通孔 阻力臂 成圈 浮线 集圈 力臂 压辊 压块 针位 | ||
【主权项】:
1.一种可分段压针且压针相对位置可调的菱角,其特征在于:所述菱角包括中部镂空的固定块(1)以及设置在固定块(1)的空腔(11)内并能在空腔(11)内相对于固定块(1)左右移动的活动块(2);所述菱角靠近针盘的一侧为内侧面,背离针盘的一侧为外侧面,所述菱角的内侧面上部设有由位于活动块内侧面上部和固定块内侧面上部的各个轨道段组成的浮线和集圈压针轨道(A),所述菱角的内侧面下部设有由位于活动块内侧面下部和固定块内侧面下部的各个轨道段组成的成圈压针轨道(B);所述活动块(2)的上部设有位于浮线和集圈压针轨道(A)上方的用于调节浮线和集圈压针轨道(A)压针高度的第一调节装置,第一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活动块(2)上部且位于浮线和集圈压针轨道(A)上方的第一滑槽(211),设置在第一滑槽(211)内的第一压块(212)、设置在第一滑槽(211)与第一压块(212)之间的第一弹簧(213)以及铰接在固定块(1)外侧面上部的第一杠杆(214);所述第一滑槽(211)为由活动块(2)上部延伸到活动块(2)顶部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槽道,第一压块(212)的上部露置在第一滑槽(211)的外部,第一压块(212)靠近针盘的一侧从第一滑槽(211)内凸出活动块(2)内侧面的上部,第一弹簧(213)沿第一滑槽(211)槽道延伸方向布置且其中一端抵置在第一滑槽(211)下端的槽壁上,第一杠杆(214)包括用于将第一压块(212)压进第一滑槽(211)槽道内的第一阻力臂(2141)以及能够与外部控制机构配合用于控制第一压块(212)压入深度的第一动力臂(2142),第一阻力臂(2141)的自由端上设有用于按压第一压块(212)的压辊(2143),该压辊(2143)伸入到固定块(1)及活动块(2)之间的空隙中并位于第一压块(212)的上方;所述活动块(2)的下部设有位于成圈压针轨道(B)上方的第二调节装置,该第二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成圈压针轨道(B)的压针高度,第二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活动块(2)下部且位于成圈压针轨道(B)上方的第二滑槽(221)、设置在第二滑槽(221)内的第二压块(222)、设置在第二滑槽(221)与第二压块(222)之间的第二弹簧(223)以及设置在活动块(2)外侧面中部的避空槽(224);所述避空槽(224)下部与第二滑槽(221)上部之间设有便于第二压块(222)的上部伸入到避空槽(224)内的连通孔(2241),该避空槽(224)用于容纳外部的控制机构从而控制第二压块(222)在第二滑槽(221)内的位置,第二压块(222)靠近第二滑槽(221)一侧槽壁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二弹簧(223)的弹簧上安装槽(225),该弹簧上安装槽(225)为向活动块(2)下方延伸的凹槽,第二滑槽(221)相应侧槽壁上也设有与弹簧上安装槽(225)对应的用于放置第二弹簧(223)的弹簧下安装槽(226),第二弹簧(223)的一端抵置在弹簧上安装槽(225)盲端一侧的槽壁上,另一端抵置在弹簧下安装槽(226)的槽壁上;所述菱角还包括设置于菱角外侧面上的活动组件,该活动组件用于控制活动块(2)在固定块(1)内左右移动,所述活动组件包括连杆(231)及第二杠杆(232);所述连杆(231)的下端铰接在固定块(1)的下部,上端铰接在活动块(2)下部;第二杠杆(232)的支点铰接在固定块(1)的下部,该第二杠杆(232)包括自由端铰接在活动块(2)下部的第二阻力臂(2321)以及能够与外部控制机构配合用于控制活动块(2)左右移动的第二动力臂(2322);所述菱角还包括设置于菱角外侧面上的联动组件,该联动组件用于使第一压块(212)和第二压块(222)产生联动并限制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杆(241),联动杆(241)上端设有安装孔(2411),下端设有安装槽(2412)、活动块外侧面上部设有第一长条孔(251),下部设有第二长条孔(252),联动杆(241)上部的安装孔(2411)与活动块上部的第一长条孔(251)之间以及安装槽(2412)与第二长条孔(252)之间均分别通过螺栓铰接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全能智控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全能智控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8326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板插片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针织横机纱嘴控制自跑式纱嘴伺服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