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复合气体条件下可逆燃料电池的燃气-电力互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7691.3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1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峻;陈前昌;吴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22 | 分类号: | H01M8/22;F17D1/02;C25B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气体条件下可逆燃料电池的燃气‑电力互联系统,包括可逆燃料电池以及通过氢气‑甲烷‑一氧化碳输送管道与可逆燃料电池连接的天然气输送管道,通过输氢管道分别连通加氢站和储氢罐。天然气输送管道连接的氢气‑甲烷‑一氧化碳输送管道点上游设有减压站,还包括与可逆燃料电池和天然气输送管道共同连通的电网;重构复合气体管道与下游各用户构成了含氢气、甲烷与一氧化碳注入的天然气配送网。在不改变现有技术条件下,氢气注入比例不超过17%,同时向天然气管网注入由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构成的复合气体会得到比注入纯氢更高的注入比例,以提高燃料的整体注入量,从而提升系统整体的电力转气的功率。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复合 气体 条件下 可逆 燃料电池 燃气 电力 联系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复合气体条件下可逆燃料电池的燃气‑电力互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逆燃料电池,用于将产生的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通过气体注入站注入到天然气管道中,以提高氢气的注入量从而提升利用电力产气的功率;加氢站,通过输氢管道与可逆燃料电池所生产的氢气直连,补充加氢站气体;储氢罐,通过小型储氢罐储存,供当地负荷高峰时使用;天然气配送网,包括通过重构复合气体管道连通气体注入站与用户,构成了含氢气、甲烷与一氧化碳注入的天然气配送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9769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