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德国鸢尾的遗传转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9826.X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2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泉;张永侠;原海燕;黄苏珍;唐君;王玮琳;杨永恒;徐晓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A01H4/00;A01H5/00;A01H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方法公开了一种农杆菌介导的德国鸢尾遗传转化方法,属于植物遗传转化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是以德国鸢尾的茎尖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通过农杆菌侵染转化、抗性愈伤组织筛选、再分化及抗性植株的PCR检测等过程获取转基因株系。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遗传转化率高的优点,对于德国鸢尾乃至其他鸢尾属植物的遗传转化、基因功能研究以及新种质的创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德国 鸢尾 遗传 转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德国鸢尾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取德国鸢尾的茎尖接种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并进行继代培养;(2)取步骤(1)得到的德国鸢尾愈伤组织,置于增殖培养基上暗培养后,备用;(3)将步骤(2)得到的德国鸢尾愈伤组织在含有质粒的农杆菌侵染液中进行侵染,而后置于共培养培养基上,进行共培养;(4)将步骤(3)中共培养后的德国鸢尾愈伤组织清洗后,转至含抗生素的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上,筛选抗性愈伤组织;(5)将步骤(4)中新增殖的抗性愈伤组织转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产生;(6)将德国鸢尾不定芽小芽切下转至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7)将生长良好的抗性苗从培养基中取出,移入营养土,剪取抗性苗新叶DNA,利用载体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PCR扩增阳性的抗性幼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9982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