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虫、抗病的芦笋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9258.7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2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颜兆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县鑫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10 | 分类号: | A01G22/10;A01C21/00;C05F17/00;C05G3/00;C05G3/02;C05G3/04;A01N65/12;A01P7/04;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李德胜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虫、抗病的芦笋种植方法,涉及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对谷壳炭进行改性处理,使其具备一定的抗菌活性,同时通过化学键的相互作用力和物理吸附,将有机肥中的营养成分固定谷壳炭中,避免了有机肥的流失和浪费,当有机肥与土壤混合后,有机肥释放被芦笋所吸收,提高了芦笋中的维生素C和硒含量;分散助剂能将有机肥均匀分散在谷壳炭中,并保持各组分的稳定性,使有机肥具备一定的抑菌性能;本发明以谷壳炭、禽畜粪便为原料,成本低效益高,并且添加了中药提取物,对虫害、病害有较强的抵抗力。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肥 谷壳炭 芦笋种植 防虫 芦笋 抗病 农业技术领域 化学键 中药提取物 分散助剂 改性处理 抗菌活性 禽畜粪便 物理吸附 抑菌性能 维生素C 低效益 抵抗力 虫害 病害 释放 土壤 吸收 | ||
【主权项】:
1.一种防虫、抗病的芦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播种前将种子在20‑25℃水温下,浸种2天,每天早晚换水一次;将浸湿后的种子置于0‑5℃低温下处理60天,以利于完成休眠期;(2)土壤整理:每亩土地均匀深埋有机肥1500‑2000kg、氮磷钾复合肥15‑20kg,全田深耕30‑40cm,使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匀;(3)密植栽培:按0.8‑1.0m行距开沟定植,株距20‑25cm,每亩2800‑3000株;(4)肥水管理:定植后第1个月,每亩追施尿素17‑19kg,之后每月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4‑18kg;定植第二年开始,春季采收前每亩地深埋有机肥1500‑2000kg、氮磷钾复合肥15‑20kg,采笋结束后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kg,9月份每亩深埋有机肥1200‑1400kg;(5)采收:定植当年不采笋;第二年春季不采收,6月上旬开始采收新抽发的嫩茎,采收40‑60天,之后将母茎割掉,重新留茎;第二年以后4月上旬开始采笋40‑60天,之后每株留2‑3支母茎,再多出嫩茎及时进行二次采收,至8月上旬停止采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县鑫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和县鑫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0925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尖椒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产白糯玉米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