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圆形盾构隧道内力和相对变形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6222.1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8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桥;黄伟明;王金昌;杨仲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升华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圆形盾构隧道内力和相对变形计算方法,包括:以圆形盾构隧道的衬砌中曲线建立曲线坐标系,以衬砌中曲线的底部为坐标原点;圆形盾构隧道的受到的荷载包括主动荷载和被动荷载,A、当不考虑与衬砌位移相关的土体反力时,依次计算得到整个衬砌各个位置处的状态向量。B、当考虑与衬砌位移相关的土体反力p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状态 空间 圆形 盾构 隧道 内力 相对 变形 计算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圆形盾构隧道内力和相对变形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圆形盾构隧道的衬砌中曲线建立曲线坐标系,所述的曲线坐标系以衬砌中曲线的底部为坐标原点;(2)、圆形盾构隧道的受到的荷载包括主动荷载和被动荷载,其中,主动荷载为隧道顶部的竖向土体压力和隧道两侧的水平土体压力,被动荷载即为土体反力,圆形盾构隧道的土体反力包括与衬砌位移无关的土体反力和与衬砌位移相关的土体反力;A、当不考虑与衬砌位移相关的土体反力,采用公式(20)计算第一个盾构管片起始端的内力量![]()
其中,![]()
n为衬砌上的接头总数,与盾构管片数量一致;
为矩阵,
为
矩阵的右上分块矩阵,它的维度为3×3;
为衬砌上的第n个接头的刚度矩阵;
为衬砌的荷载积分向量;
为第n个盾构管片的起始端和末端的状态向量之间的传递矩阵;
为第n个盾构管片荷载积分向量;
为衬砌上的第n‑1个接头的刚度矩阵;
为第n‑1个盾构管片的起始端和末端的状态向量之间的传递矩阵;
为第n‑1个盾构管片荷载积分向量;
为衬砌上的第1个接头的刚度矩阵;
为第1个盾构管片的起始端和末端的状态向量之间的传递矩阵;
为第1个盾构管片荷载积分向量;![]()
和
为第n、n‑1和1个盾构管片的末端角度坐标;
和
为第n、n‑1和1个盾构管片的起始端角度坐标;
为第1个盾构管片的起始端三个位移量,即径向位移、环向位移和转角位移;由公式(20)求得第一个盾构管片起始端的内力量
后,根据刚体位移的定义,直接令第一个盾构管片起始端的内力量
并与公式(20)求得第一个盾构管片起始端的内力量
一起组成第一个盾构管片的起始端状态向量
T表示向量转置,j为盾构管片编号,第一个盾构管片j=1,采用公式(6)计算第一个盾构管片任意一点的状态向量
直至第一个盾构管片的末端状态向量![]()
![]()
为第j个盾构管片坐标为θ(j)一点的状态向量,
为第j个盾构管片坐标为θ(j)一点与该盾构管片坐标为
的起始端的状态向量之间的传递矩阵,
为第j个盾构管片的起始端状态向量,
为
到θ(j)范围内的荷载积分向量;当j=1,![]()
为第1个盾构管片坐标为θ(1)一点的状态向量,
为第1个盾构管片坐标为θ(1)一点与该盾构管片坐标为
的起始端的状态向量之间的传递矩阵,
为第1个盾构管片起始端的状态向量,
为
到θ(1)范围内的荷载积分向量;再利用公式(15)求得第二个盾构管片的起始端状态向量![]()
![]()
为第j+1个盾构管片的起始端状态向量,
为第j个盾构管片的末端状态向量,
为衬砌上的第j个接头的刚度矩阵;当j=1,
其中,
为第2个盾构管片的起始端状态向量,
为第1个盾构管片的末端状态向量,
为衬砌上的第1个接头的刚度矩阵;j依次取2、3、4...n,即可得到整个衬砌各个位置处的状态向量,所述的状态向量包括内力和位移,通过位移计算得到相对变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1622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