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种震源采集数据的联合反褶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6259.4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0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沈洪垒;陶春辉;周建平;丘磊;王汉闯;柳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种震源采集数据的联合反褶积方法。利用不同震源在同一地区进行地震数据采集,不同震源所激发的地震信号具有不同的有效频带宽度,且不同震源激发所得到的地震记录要求对应于相同的地下反射路径;将所有数据同相叠加之后进行联合反褶积;由于不同震源所激发的震源子波在各自有效频带范围互有优势,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将不同子波组合以后开展联合反褶积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可以填补单一震源激发所得到的地震资料的频带弱区,实现反褶积的宽频带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震源 反褶积 采集数据 有效频带 震源激发 联合 地震数据采集 地震记录 地震信号 地震资料 反射路径 同相叠加 震源子波 宽频带 激发 弱区 子波 填补 地下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多种震源采集数据的联合反褶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利用不同震源在同一地区进行地震数据采集,不同震源所激发的地震信号具有不同的有效频带宽度,且不同震源激发所得到的地震记录要求对应于相同的地下反射路径;假设有n种震源,其中n≥2,信号接收器则会记录到n套数据,将所有数据进行同相叠加得到叠加后的地震资料x(t):
其中,si(t)为震源子波i的时间序列,ri(t)为地层脉冲响应,ni(t)为对应于震源子波i的环境噪音;相比较于单震源采集,叠加以后的地震记录包含了不同子波的频带;考虑到不同震源在采集过程中震源点相同,因此所对应的地层脉冲响应也是相同的,忽略环境噪音(噪音去除),公式(1)改写为:x(t)=s(t)*r(t) (2)
通过公式(3)看出,多震源数据叠加以后的结果看作是震源子波s(t)激发之后的到的地震记录:将公式(2)变换到频率域,得到:X(w)=S(w)·R(w) (4)X(w)、S(w)、R(w)分别对应于x(t)、s(t)和r(t)的傅立叶变换结果;针对于叠加以后的地震记录X(w)进行反褶积,得到:
其中,w1、w2和wn分别表示震源1、2和n的有效频带范围,w表示联合反褶积处理的有效频带,是所有震源子波有效频带宽度的并集;对应于某一个震源子波的有效频带范围,多震源组合后的结果所对应的有效频带范围w显然更加宽阔;1/S(w)为反褶积滤波器频率域表达式,将其通过傅立叶反变换回时间域与地震记录进行直接褶积得到反褶积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1625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