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合作目标星箭对接环捕获机构及其捕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7130.5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1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军;刘宏;金明河;崔士鹏;史士财;刘伊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G4/00 | 分类号: | B64G4/00;B64G1/6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非合作目标星箭对接环捕获机构及其捕获方法,它涉及一种非合作目标对接环捕获机构和捕获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非合作目标对接环捕获机构存在集成度低、体积大、质量重以及容差小、捕获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电机直接驱动滚珠丝杠轴,带动通过螺钉固定在转接件上的丝杠螺母进行直线运动;转接件和捕获手指下端通过滚针轴承组件形成回转副;在捕获手指的定位槽中间放置上支撑壳体滚针轴承组件;转接件的上下运动使得捕获手指完成张开和闭合运动,完成非合作目标的捕获;行程开关和行程开关信号采集板用于控制捕获手指的张开和闭合。本发明适用于星箭对接环的捕获,具有体积小、容差大、连接刚度高、捕获时间短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作 目标 对接 捕获 机构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非合作目标星箭对接环捕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合作目标星箭对接环捕获机构包括上支撑壳体(1)、内捕获手指(2)、上盖板(3)、外捕获手指(7)、转接件(8)、电机转子轴(10)、制动器组件、下支撑壳体(20)、滚珠丝杠轴(36)、丝杠螺母(37)、电机定子(38)和电机转子(39);上支撑壳体(1)为长方体壳体,下支撑壳体(20)固装在上支撑壳体(1)的下端面上,上盖板(3)固装在上支撑壳体(1)的上端面上,滚珠丝杠轴(36)竖直安装在上支撑壳体(1)上且滚珠丝杠轴(36)的下部位于下支撑壳体(20)内,丝杠螺母(37)穿装在滚珠丝杠轴(36)上且位于上支撑壳体(1)内,转接件(8)固套在丝杠螺母(37)上,转接件(8)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转接件滚针轴承组件,内捕获手指(2)的下端和外捕获手指(7)的下端均通过一个转接件滚针轴承组件与转接件(8)连接,内捕获手指(2)的捕获端和外捕获手指(7)的捕获端均穿过上支撑壳体(1)的上部和上盖板(3)设置在上支撑壳体(1)外部;电机定子(38)内嵌在下支撑壳体(20)上部,电机转子轴(10)通过平键(12)和转子轴锁紧螺母(11)安装在滚珠丝杠轴(36)的下部,电机转子(39)固套在电机转子轴(10)上,电机转子(39)位于电机定子(38)内,制动器组件包括制动器摩擦片支架(14)、多个制动器弹簧导杆(15)、制动器端盖(16)、制动器摩擦盘(17)、制动器壳体(19)、多个制动器弹簧(40)、制动器电磁线圈(41)和多个制动器摩擦片(42),制动器壳体(19)固定在下支撑壳体(20)的下部,制动器电磁线圈(41)安装在制动器壳体(19)的内圈,多个制动器弹簧(40)均布设置在制动器壳体(19)的外圈,制动器摩擦盘(17)、制动器摩擦片支架(14)和制动器端盖(16)由上至下依次穿装在滚珠丝杠轴(36)的下端,制动器摩擦片支架(14)固套在滚珠丝杠轴(36)的下端,制动器摩擦片(42)均布安装在制动器摩擦片支架(14)的通孔中,制动器端盖(16)的外沿通过多个制动器弹簧导杆(15)安装在制动器壳体(19)上,制动器弹簧导杆(15)依次穿过制动器端盖(16)和制动器摩擦盘(17)与制动器壳体(19)固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1713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