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载热管理系统基于模型的综合设计及仿真软件架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0116.0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6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孟繁鑫;崔文君;程定斌;贺鹏程;高赞军;陆育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迪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机载环控/热管理系统设计领域,提出一种机载热管理系统基于模型的综合设计及仿真软件架构方法,包括:步骤1、将一种机载综合环控/热管理系统基于模型的综合设计过程属性归为一个两列三行的矩阵,行列交叉确定设计流程的归属;步骤2、首先进行传统设计流程1的架构搭建;步骤3、系统性能校核12合格的方案,进入矩阵的第一列第二行;步骤4、部件性能校核24合格的部件将进入矩阵的第一列第三行;步骤5、进行上述的矩阵的第二列仿真设计流程2的架构搭建;步骤6、进入第二列第二行的仿真设计流程2的搭建;步骤7、进入第二列的第三行的仿真设计流程2的搭建。本发明实现综合评价及从参数到构形上优化。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载 管理 系统 基于 模型 综合 设计 仿真 软件 架构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机载热管理系统基于模型的综合设计及仿真软件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一种机载综合环控/热管理系统基于模型的综合设计过程属性归为一个两列三行的矩阵,行列交叉确定设计流程的归属,矩阵的第一列属于传统设计流程(1),第二列属于仿真设计流程(2),第一行属于方案设计阶段(4),第二行属于详细设计阶段(16),第三行属于试验校核阶段(31);步骤2、首先进行上述的矩阵的第一列,传统设计流程(1)的架构搭建,第一行和第一列包含任务需求(3)、系统方案优化设计(6)、系统性能校核(12);由任务需求(3)分析产生设计指标(5),据此进行系统方案优化设计(6),将系统方案优化设计(6)进行系统性能校核(12),如果系统性能校核(12)不合格,将返回继续进行系统方案优化设计(6);步骤3、系统性能校核(12)合格的方案,进入矩阵的第一列第二行,其包括部件优化设计(17)和部件性能校核(24);系统性能校核(12)合格系统获得设计指标(15),进行部件优化设计(17),然后部件性能校核(24),部件性能校核(24)不合格的返回继续进行部件优化设计(17);步骤4、部件性能校核(24)合格的部件将进入矩阵的第一列第三行,其包括部件性能考核(32)、系统性能试验考核(33)及结束(34);部件性能校核(24)合格进行部件性能考核(32),其不合格将返回进行部件优化设计(17),否则进入系统性能试验考核(33),其不合格将返回系统方案优化设计(6),否则进入结束(34);步骤5、进行上述的矩阵的第二列仿真设计流程(2)的架构搭建,首先搭建矩阵的第二列的第一行,其包括系统仿真模型(8),模型有效度验证(9),模型参数优化(10)和系统性能仿真11,系统模型库(13)和系统参数优化工具(14);由系统方案优化设计(6)获取系统组成(7),建立系统仿真模型(8),通过第二列第三行的试验数据库(35)进行有效度验证(9),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型参数优化(10)和系统性能仿真(11),分别用于系统方案优化设计(6)和系统性能校核(12);系统仿真模型(8)的搭建由系统模型库(13)及第二列第二行的部件仿真模型(19)构建,模型参数优化(10)由系统参数优化工具(14)完成;步骤6、进入第二列第二行的仿真设计流程(2)的搭建,其包括部件仿真模型(19)、模型参数修正(20)、模型有效度验证(21)、模型参数优化(22)、部件性能仿真(23)、部件产品数据库(25)、部件模型库(26)、模型参数库(27)、部件优化设计工具(28)、部件性能设计工具(29)、模型参数修正工具(30);部件仿真模型(19)由部件产品数据库(25)、部件模型库(26)及部件优化设计工具(28)构成,模型参数修正(20)由模型参数库(27)、部件性能计算工具(29)、模型参会修正工具(30)构成,而模型参会修正工具(30)内含试验数据库(35)。传统流程(1)中的部件优化方案设计(17)中获取结构参数(18)建立部件仿真模型(19),进行模型参数修正(20),运用试验数据库(35)进行模型有效度验证(21),从而进行模型参数优化(22)和部件性能仿真(23),其分别用于部件方案优化设计(17)及部件性能校核(24);步骤7、进入第二列的第三行的仿真设计流程(2)的搭建,试验数据库(35)搭建,模型参数优化(22)的结果也将计入试验数据库(3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2011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