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银共掺氧化镍薄膜及其在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7041.9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5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璠;夏雪峰;王晓峰;江奕华;邹敏华;彭家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51/42 | 分类号: | H01L51/42;H01L51/46;H01L51/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钙钛矿太阳电池用锂、银共掺杂氧化镍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称取一定量的Ni(NO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共掺 氧化 薄膜 及其 钙钛矿 太阳电池 中的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钙钛矿太阳电池用锂、银共掺杂氧化镍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1)分别称取一定量的Ni(NO3)2·6H2O、LiNO3和AgNO3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其摩尔比范围为0.989~0.98:0.001~0.005:0.01~0.015,再称取一定量NaOH溶于水,配制浓度为9~10mol/L的NaOH溶液;(2)将NaOH溶液缓慢滴加到Ni(NO3)2·6H2O、LiNO3和AgNO3的溶液中,直至pH到9.8~10时,停止滴加,得到绿色悬浊液,并搅拌5~10分钟;(3)将所得悬浊液抽滤得到沉淀,再将沉淀分散到去离子水中,此步骤重复三遍;(4)洗净后的沉淀放入坩埚,并60~80℃真空干燥6~8个小时,得到绿色固体,再将坩埚放入马弗炉中265~275℃煅烧2~3小时,得到黑色锂、银共掺杂NiOx的纳米粒子粉末,留作后用;步骤(1)中Ni(NO3)2·6H2O、LiNO3和AgNO3三者的摩尔总和为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2704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 基本电气元件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