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抗震支吊架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9710.6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8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丁幼亮;朱浩樑;丁李;赖光书;谢洪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南建筑机电抗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江苏斐多律师事务所 32332 | 代理人: | 王长征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抗震支吊架地震作用计算方法。首先将拟安装抗震支吊架的建筑结构,按其实物结构尺寸建立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求解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平移与扭转耦联振动时的各阶振型及其对应的自振周期和振型参与系数,进而计算建筑结构各楼层各阶振型的地震力,并且采用CQC法组合计算建筑结构各楼层的地震力。在此基础上计算建筑结构各楼层的楼面加速度和各楼层安装抗震支吊架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本发明能够克服等效侧力法过高估计抗震支吊架地震作用的缺点,计算准确性高并且计算简便,可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支吊架 振型 建筑结构 抗震 楼层 地震作用 三维空间 分解反应 地震力 元模型 水平地震作用 平移 实物结构 自振周期 求解 楼面 耦联 扭转 应用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抗震支吊架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拟安装抗震支吊架的建筑结构,按其实物结构尺寸建立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步骤2:通过求解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平移与扭转耦联振动时的各阶振型及其对应的自振周期和振型参与系数;步骤3:计算建筑结构各楼层各阶振型的地震力;步骤4:计算建筑结构各楼层的地震力;步骤5:计算建筑结构各楼层的楼面加速度;步骤6:计算建筑结构各楼层安装抗震支吊架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南建筑机电抗震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南建筑机电抗震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2971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