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布线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3846.4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9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足立武马;牧野年秀;野口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揖斐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1/14 | 分类号: | H05K1/14;H05K1/11;H05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李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印刷布线板。该印刷布线板的安装可靠性较高。实施方式的印刷布线板具有:芯基板,其具有第1导体层(34F)和第2导体层(34S);以及构建层(Bu1、Bu2),它们层叠在芯基板上。而且,构建层(Bu1、Bu2)具有内侧导体层和最外侧导体层。形成各导体层的导体电路具有底角,至少1个形成内侧导体层的导体电路的底角比形成第1导体层的导体电路的底角大。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布线 | ||
【主权项】:
1.一种印刷布线板,其由以下部分构成:芯基板,其具有:具有第1面和与所述第1面为相反侧的第2面的芯层、所述芯层的所述第1面上的第1导体层、所述芯层的所述第2面上的第2导体层、以及贯穿所述芯层并对所述第1导体层和所述第2导体层进行连接的通孔导体;第1树脂绝缘层,其具有第3面和与所述第3面为相反侧的第4面,以所述第4面与所述第1面对置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第1面和所述第1导体层上;第2树脂绝缘层,其具有第7面和与所述第7面为相反侧的第8面,以所述第8面与所述第2面对置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第2面和所述第2导体层上;内侧第1导体层,其形成在所述第1树脂绝缘层的所述第3面上;内侧第2导体层,其形成在所述第2树脂绝缘层的所述第7面上;最外侧第1树脂绝缘层,其具有第5面和与所述第5面为相反侧的第6面,以所述第6面朝向所述第1面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第1树脂绝缘层和所述内侧第1导体层上;最外侧第2树脂绝缘层,其具有第9面和与所述第9面为相反侧的第10面,以所述第10面朝向所述第2面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第2树脂绝缘层和所述内侧第2导体层上;最外侧第1导体层,其形成在所述最外侧第1树脂绝缘层上;最外侧第2导体层,其形成在所述最外侧第2树脂绝缘层上;第1阻焊层,其形成在所述最外侧第1树脂绝缘层和所述最外侧第1导体层上;以及第2阻焊层,其形成在所述最外侧第2树脂绝缘层和所述最外侧第2导体层上,其中,形成所述第1导体层的导体电路的截面形状为大致梯形,形成所述第2导体层的导体电路的截面形状为大致梯形,形成所述内侧第1导体层的导体电路的截面形状为大致梯形,形成所述内侧第2导体层的导体电路的截面形状为大致梯形,形成所述最外侧第1导体层的导体电路的截面形状为大致梯形,形成所述最外侧第2导体层的导体电路的截面形状为大致梯形,所述第1面、所述第2面、所述第3面、所述第5面、所述第7面和所述第9面分别具有粗糙面,所述第1面的粗糙面具有第1十点平均粗糙度rz1,所述第2面的粗糙面具有第2十点平均粗糙度rz2,所述第3面的粗糙面具有第3十点平均粗糙度rz3,所述第5面的粗糙面具有第5十点平均粗糙度rz5,所述第7面的粗糙面具有第7十点平均粗糙度rz7,所述第9面的粗糙面具有第9十点平均粗糙度rz9,所述rz3在所述rz3、所述rz1、所述rz2、所述rz5和所述rz9之中最小,所述rz7在所述rz7、所述rz1、所述rz2、所述rz5和所述rz9之中最小,所述第1导体层、所述第2导体层、所述内侧第1导体层、所述内侧第2导体层、所述最外侧第1导体层和所述最外侧第2导体层由金属箔、所述金属箔上的种子层和所述种子层上的电镀膜形成,所述第1导体层由多个第1导体电路、和相邻的所述第1导体电路之间的第1空间形成,所述第2导体层由多个第2导体电路、和相邻的所述第2导体电路之间的第2空间形成,所述内侧第1导体层由多个内侧第1导体电路、和相邻的所述内侧第1导体电路之间的内侧第1空间形成,所述内侧第2导体层由多个内侧第2导体电路、和相邻的所述内侧第2导体电路之间的内侧第2空间形成,所述最外侧第1导体层由多个最外侧第1导体电路、和相邻的所述最外侧第1导体电路之间的最外侧第1空间形成,所述最外侧第2导体层由多个最外侧第2导体电路、和相邻的所述最外侧第2导体电路之间的最外侧第2空间形成,所述第1导体电路具有第1导体电路宽度,所述第2导体电路具有第2导体电路宽度,所述内侧第1导体电路具有内侧第1导体电路宽度,所述内侧第2导体电路具有内侧第2导体电路宽度,所述最外侧第1导体电路具有最外侧第1导体电路宽度,所述最外侧第2导体电路具有最外侧第2导体电路宽度,所述第1导体电路宽度具有最小第1导体电路宽度,所述第2导体电路宽度具有最小第2导体电路宽度,所述内侧第1导体电路宽度具有最小内侧第1导体电路宽度,所述内侧第2导体电路宽度具有最小内侧第2导体电路宽度,所述最外侧第1导体电路宽度具有最小最外侧第1导体电路宽度,所述最外侧第2导体电路宽度具有最小最外侧第2导体电路宽度,所述最小内侧第1导体电路宽度在所述最小内侧第1导体电路宽度、所述最小第1导体电路宽度、所述最小第2导体电路宽度、所述最小最外侧第1导体电路宽度和所述最小最外侧第2导体电路宽度之中最小,所述最小内侧第2导体电路宽度在所述最小内侧第2导体电路宽度、所述最小第1导体电路宽度、所述最小第2导体电路宽度、所述最小最外侧第1导体电路宽度和所述最小最外侧第2导体电路宽度之中最小,所述第1空间具有第1空间宽度,所述第2空间具有第2空间宽度,所述内侧第1空间具有内侧第1空间宽度,所述内侧第2空间具有内侧第2空间宽度,所述最外侧第1空间具有最外侧第1空间宽度,所述最外侧第2空间具有最外侧第2空间宽度,所述第1空间宽度具有最小第1空间宽度,所述第2空间宽度具有最小第2空间宽度,所述内侧第1空间宽度具有最小内侧第1空间宽度,所述内侧第2空间宽度具有最小内侧第2空间宽度,所述最外侧第1空间宽度具有最小最外侧第1空间宽度,所述最外侧第2空间宽度具有最小最外侧第2空间宽度,所述最小内侧第1空间宽度在所述最小内侧第1空间宽度、所述最小第1空间宽度、所述最小第2空间宽度、所述最小最外侧第1空间宽度和所述最小最外侧第2空间宽度之中最小,所述最小内侧第2空间宽度在所述最小内侧第2空间宽度、所述最小第1空间宽度、所述最小第2空间宽度、所述最小最外侧第1空间宽度和所述最小最外侧第2空间宽度之中最小,所述最小第1导体电路在所述最小第1导体电路的底面与所述最小第1导体电路的侧面之间具有第1底角,所述最小第2导体电路在所述最小第2导体电路的底面与所述最小第2导体电路的侧面之间具有第2底角,所述最小内侧第1导体电路在所述最小内侧第1导体电路的底面与所述最小内侧第1导体电路的侧面之间具有内侧第1底角,所述最小内侧第2导体电路在所述最小内侧第2导体电路的底面与所述最小内侧第2导体电路的侧面之间具有内侧第2底角,所述最小最外侧第1导体电路在所述最小最外侧第1导体电路的底面与所述最小最外侧第1导体电路的侧面之间具有最外侧第1底角,所述最小最外侧第2导体电路在所述最小最外侧第2导体电路的底面与所述最小最外侧第2导体电路的侧面之间具有最外侧第2底角,所述内侧第1底角在所述内侧第1底角、所述第1底角、所述第2底角、所述最外侧第1底角和所述最外侧第2底角之中最大,所述内侧第2底角在所述内侧第2底角、所述第1底角、所述第2底角、所述最外侧第1底角和所述最外侧第2底角之中最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揖斐电株式会社,未经揖斐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3384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高效导热结构的电路板
- 下一篇: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