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本增效新型光伏发电架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1295.6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4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宇川 |
主分类号: | H02S10/12 | 分类号: | H02S10/12;H02S10/40;H02S20/30;H02S40/10;F24S30/40;F03D9/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本增效新型光伏发电架构结构,包括光伏发电支撑系统、水热清洁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支撑系统设置于地面上,水热清洁系统设置于光伏发电支撑系统上方,水热清洁系统通过风力发电系统相连接;本发明具备表面清洁的功能;本发明可防止风速过大导致的太阳能电池板损毁,可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进行旋转调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效 新型 发电 架构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降本增效新型光伏发电架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发电支撑系统、水热清洁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支撑系统设置于地面上,水热清洁系统设置于光伏发电支撑系统上方,水热清洁系统通过风力发电系统相连接;光伏发电支撑系统包括底板(1)、螺纹孔一(2)、滑动槽一(3)、卡槽(4)、基架(5)、转轴一(6)、滑轮板(7)、滑轮(8)、轮座(801)、轮板(802)、轮子(803)、滑动板(9)、支撑架(10)、转轴二(11)、连轴柱(1101)、卡板(12)、风轮(13)、凹槽板(14)、配合扣(1401)、支撑轴(15)、固定扣(1501)、拆卸口(16)、固定锁(17);底板(1)设置于地面上,螺纹孔一(2)设置于底板(1)上方,滑动槽一(3)连接于底板(1)上方,卡槽(4)嵌套于滑动槽一(3)上方,基架(5)设置于卡槽(4)上方,转轴一(6)设置于基架(5)内部,滑轮板(7)设置于转轴一(6)内侧,滑轮(8)设置于滑轮板(7)外侧,轮座(801)设置于滑轮(8)外侧,轮板(802)连接于轮座(801)外侧,轮子(803)连接于轮板(802)内侧,支撑轴(15)设置于卡槽(4)上方,固定扣(1501)连接于支撑轴(15)上方,配合扣(1401)配合连接于固定扣(1501)上方,凹槽板(14)连接于配合扣(1401)上方,滑动板(9)设置于凹槽板(14)上方,支撑架(10)固定连接于滑动板(9)上方,转轴二(11)设置于支撑架(10)末端,连轴柱(1101)同轴连接于转轴二(11)外侧,卡板(12)固定连接于支撑架(10)内侧,风轮(13)设置于卡板(12)内侧,拆卸口(16)设置于支撑轴(15)末端,固定锁(17)外嵌于支撑轴(15)上方,并设置于基架(5)外侧。水热清洁系统包括电板边框一(18)、滑动槽二(1801)、排水口(1802)、电池板一(19)、划扣(20)、电板边框二(21)、分水口(22)、加热管(23)、配合板(24)、增压泵(25)、雾化装置(26)、雾化管(2601)、雾化器(2602)、喷水口(27)、连接器(2701)、水管(2702)、增压器(2703)、水阀(2704)、电池板二(28)、水管(29)、固定口(30)、排水槽(37);电板边框一(18)外嵌于连轴柱(1101)末端,滑动槽二(1801)设置于电板边框一(18)外侧,排水口(1802)设置于电板边框一(18)外侧,电池板一(19)内嵌于电板边框一(18)内侧,划扣(20)外嵌于电板边框一(18)上方,电板边框二(21)连接于划扣(20)上方,分水口(22)连接于电板边框二(21)下方,电池板二(28)外嵌于电板边框二(21)上方,加热管(23)固定连接于电板边框二(21)上方,并贴附于电池板二(28)背侧,配合板(24)设置于电板边框二(21)外侧,增压器(25)连接于加热管(23)上方,雾化装置(26)设置于增压泵(25)上方,雾化管(2601)连接于增压泵(25)上方,雾化器(2602)设置于雾化管(2601)上方,喷水口(27)设置于增压泵(25)上方,连接器(2701)固定连接于增压泵(25)上方,水管(2702)设置于连接器(2701)上方,增压器(2703)设置于水管(2702)中部,水阀(2704)设置于增压器(2703)上方,水管(29)连接于分水口(22)下方,固定口(30)设置于水管(29)末端,排水槽(37)设置于排水口(1802)下方。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固定装置(31)、内嵌口(3101)、螺纹口二(3102)、转轴三(32)、支撑框(33)、导风口(34)、电机轴(35)、扇叶(36);固定装置(31)与配合板(24)相连接,内嵌口(3101)与配合板(24)嵌套连接,螺纹口二(3102)设置于固定装置(31)外侧,转轴三(32)固定连接于固定装置(31)内侧,支撑框(33)固定连接于导风口(34)外侧,导风口(34)设置于支撑框(33)底部,电机轴(35)设置于导风口(34)上方,扇叶(36)设置于电机轴(35)外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宇川,未经张宇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4129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