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品抗菌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3318.5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2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斌;徐卫林;李林峰;何加浩;黎俊妤;林晓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0/06 | 分类号: | D06M10/06;D06M11/4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品抗菌的处理方法,属于纺织品改性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是先将纺织品经电晕处理,然后置于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的反应室中,以锌源前驱体和氧源前驱体作为原料,在前驱体曝光同时通入等离子体,锌源前驱体和氧源前驱体交替循环反应,最后在纺织品表面产生氧化锌层,即得到耐久抗菌纺织品。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纺织品表面涂覆更薄的氧化锌层,即可具有抗菌效果,且低反应温度可保证纺织品的机械性能不受影响,对环境没有污染,处理成本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前驱体 纺织品 纺织品表面 纺织品抗菌 氧化锌层 锌源 氧源 机械性能 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 等离子体 抗菌纺织品 电晕处理 改性处理 交替循环 抗菌效果 反应室 涂覆 制备 曝光 污染 应用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纺织品抗菌的处理方法,包括对纺织品抗菌处理中的电晕处理和原子层沉积反应处理,其特征在于:将电晕处理后的纺织品置于原子层沉积反应室,再将锌源前驱体和氧源前驱体时序性地交替通入反应室内,其中,锌源前驱体脉冲时间为5~20毫秒,反应时间为8~25秒,清洗时间为5~20秒,氧源前驱体脉冲时间为5~20毫秒,反应时间为8~25秒,清洗时间为8~25秒,同时利用等离子体反应器将氩气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并随锌源前驱体或氧源前驱体一同通入反应室内,其中,反应室温度为10~60摄氏度,前驱体温度均为10~30摄氏度,通过对前驱体活化,增强纺织品与前驱体的反应活化能,使前驱体与纺织品表面的羟基进行化学吸附反应,经过交替沉积10~60次循环,在电晕处理后纺织品表面以化学键连接的形式生成抗菌氧化锌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5331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